隼先生怎麼說#EP214|00929追價買華碩、文曄!? 高息ETF合法的虧錢換股操作 |
1:20 較早除息的高股息標的,都是風向球(今年貼息仍嚴重) 3:10 00929狂買華碩2天買到漲停,搶領息的代價估是虧7億 7:15 確實這樣的操作沒有「違法」,但操作手法真的醜… 10:30 ETF動機: 為了要領到股息,造就不對等代價(虧錢被吃豆腐) 14:17 另一檔奇葩的操作3036文曄,6/27震幅14%,逆價差5%… 17:41 今年ETF換股最大買超標的:2882國泰金,收盤仍有2%逆價差! 21:14 高股息ETF不退燒,台股貼息每年都會出現,一年比一年嚴重 22:12 下週需要留意的除權息重點標的,6/30、7/1貼息預估最為嚴重 24:10 台指期實質逆價差240點,可見台股資金結構被搞到多麼扭曲 26:10 台股大量個股期空單全面布好,希望伴隨中大型股貼息、逆價差收斂,逐步從地獄18層回到人間~ 相關文章與圖表證據,連結如下: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9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週全球經濟筆記:以伊交火升溫 川普遲未定奪軍事介入、日本通膨飆至兩年新高 出口疲弱下日銀連三凍息
Jun 23rd 2025
BigEcon
以伊交火升溫 川普遲未定奪軍事介入
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衝突持續升溫,自 6/13 以來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前所未有的攻擊,雙方陷入一連串空襲與反擊,戰火不斷擴大。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下令軍方強化攻勢,強調即使沒有美國支援,也有能力攻擊伊朗所有核設施。伊朗則堅稱其核計畫僅為和平用途,並強調不會在受到軍事攻擊期間考慮停止濃縮鈾活動,表明不會在壓力下讓步。
以色列內部雖處於緊急狀態,戰爭威脅下經濟卻出現異常景象。以色列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在遭飛彈擊中、建築物受損後仍逆勢上漲,以色列特拉維夫 TA-35 於 6/19 終場上漲 1.03% ,收 2,834.31 點,創歷史收盤新高,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本身為上市公司,股價也遭飛彈波及後逆勢上漲 1.27% 。分析指出,國內資金大量回流至軍工、防禦、資安等產業,加上外資短線觀望,反而支撐了市場。
美國在此局勢中扮演關鍵角色,總統川普尚未表態是否軍事介入,但表示會在兩週內做出決定。白宮同時加強中東軍事部署,雖稱具防禦性質,但也被視為對伊朗的施壓手段。傳出川普已批准攻擊計畫,包含動用「碉堡剋星」摧毀伊朗的地下核設施,但仍未下達最終命令。川普對外一面表示有意透過外交解決,一面又釋放強硬訊息,外界難以判斷其最終立場。
除了美國,英國、法國與德國對衝突急遽升高表達高度憂慮,英國、法國與德國外長計畫在日內瓦與伊朗外長會談,試圖重啟核協議談判,並施壓德黑蘭降溫行動。德國總理公開支持以色列軍事行動,引發爭議。英國首相更召開緊急「眼鏡蛇會議」,應對日益嚴峻的中東局勢。
俄羅斯與中國則明確表態反對武力,並譴責以色列違反國際法。習近平與普丁通話中強調,解決伊朗核問題應透過對話與協商。俄羅斯外交部進一步警告,若試圖推翻伊朗政權或暗殺哈米尼,後果將極為嚴重,甚至可能引發核災。
以伊衝突也明顯影響國際能源市場。受到戰事與美國態度未明的影響,國際油價劇烈波動。布蘭特原油的 8 月期貨價格下跌 2.3% ,收在每桶 77.01 美元,但本週整體仍漲近 3.8% ;紐約市場西德州中級原油的 8 月期貨價格上漲 0.5% ,收在每桶 73.84 美元。黃金價格也受到避險情緒變化而震盪,全週累計下跌超過 2% ,為一個月來表現最差。
整體而言,以色列與伊朗的對抗正走向更加危險的階段。相較於以往與哈瑪斯或黎巴嫩真主黨的戰爭,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開銷更為龐大,且「多數支出來自武器本身」,尤其是彈藥與攔截飛彈的密集使用。市場估計,若戰事持續整整一個月,整體開銷可能逼近120億美元。各方仍努力爭取外交解方,但在軍事動作頻繁、雙方立場僵硬、美國尚未明確表態之下,衝突擴大的風險依然存在,全球市場與政治局勢持續緊繃。
日本通膨飆至兩年新高 出口疲弱下日銀連三凍息
6/20 日本總務省公布,受到食品價格高漲,特別是米價飆升的推動,日本 5月核心通膨年增率升至 3.7% ,為 2023 年 1 月以來新高,超出市場預期的 3.6% ,也高於 4 月的 3.5% ,這是日本連續第 38 個月核心通膨高於日本央行 BOJ 設定的 2% 目標。其中核心通膨排除了波動較大的生鮮食品價格,更能反映實際生活成本的變化,食品價格(不含鮮食)在 5 月大漲 7.7% ,高於 4 月的 7% 。其中主食「米」價格較 2024 年同期翻倍,創半世紀以來最大漲幅。飯糰、巧克力等加工食品也上漲超過兩成,凸顯民眾在日常開銷上的壓力日益加劇。為了穩定市場,政府已釋出緊急儲備稻米。
日本央行更關注是剔除鮮食與能源的核心核心 CPI 在 5 月上升至年增 3.3% ,高於 4 月的 3% ,創下 2024 年 1 月以來最高。這顯示企業加薪與成本轉嫁效應仍在擴散,通膨動能尚未減弱。儘管通膨數據明顯攀升,6/14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會議中仍決議維持基準利率在 0.5% 不變,並連續第三次暫停升息。央行聲明指出,企業持續將勞動成本轉嫁至商品售價,支撐通膨維持高位。而央行雖然沒有升息,但仍在升息與否中間為難。一方面,通膨壓力持續升高;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祭出新一輪半導體關稅,全球貿易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加上日本出口疲弱、第一季 GDP 表現不佳,這些都讓央行必須慎防過早升息導致經濟更疲軟。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近期在國會表示,若對基礎通膨穩定在 2% 以上更有信心,才會考慮進一步升息。根據日銀 4/30 至 5/1 政策會議的會議紀錄,多數官員支持升息方向,但也有成員認為應觀望美國貿易政策發展。經濟學家普遍預測,若經濟未進一步惡化,日銀可能在 2026 年初之前再次升息,但具體時間仍需視未來數據而定。
Fed 連四凍息 點陣圖暗示今年降息兩次
6/19 美國聯準會 Fed 公布最新利率政策決策,宣布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 至 4.5% 區間,為連續第四次會議按兵不動,符合市場預期,但焦點落在同步公布的利率「點陣圖」,其中顯示 Fed 官員對未來政策分歧擴大,預測今年可能會有兩次降息,但明年僅預測降息一次,低於先前的預估。決策單位也同時上調通膨與失業率預測,並下修經濟成長預估,引發市場對停滯性通膨風險升高的憂慮。
Fed 同時發布最新經濟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由 3 月估值 1.7% 下修至 1.4% ; PCE 通膨由 2.7% 上修至 3.0% ;核心 PCE 從 2.8% 調升至 3.1% 。失業率方面, 2025 與 2026 年預估皆為 4.5% ,也高於 3 月預測的 4.4% 與 4.3% 。
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美國經濟與就業市場表現強勁,讓聯準會得以維持觀望立場,等待更多經濟數據出爐再進一步調整政策。他指出關稅正逐步推升物價,而成本最終將由消費者承擔。鮑爾也坦言,目前關稅對物價的影響尚未完全體現,未來數月可能會更為明顯。鮑爾強調,儘管短期通膨預期上升與關稅有關,但整體市場對中長期通膨預期仍與聯準會設定的 2% 目標一致。
面對外界關於是否啟動降息的質疑,鮑爾強調,在獲得更多資訊之前,政策將維持不變。他指出供應鏈壓力仍在消退,但整體物價壓力未降至令人滿意的水準,因此聯準會仍保持謹慎。他也提到關稅可能僅帶來一次性價格上漲,但若形成長期通膨壓力,聯準會將不得不做出反應。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在聯準會宣布決策前後對鮑爾再度發動猛烈批評。6/21 川普在個人社群平台發文抨擊鮑爾是「蠢人」,並暗示有意開除鮑爾甚至自己接掌聯準會。他強調自己曾試圖對鮑爾和善或中立,但都無效,並直言將重新考慮將其解職。川普還不滿聯準會遲遲未降息,表示歐洲已降息多次,美國卻仍按兵不動,並主張應將利率至少降低兩個百分點,甚至提到 2.5 個百分點才合理。針對川普的言論,鮑爾則重申自己不會主動辭職,並指出總統無權隨意將其免職。雖然川普曾任命鮑爾為 Fed 主席,但後來不斷對其施壓,並揚言另立「影子主席」弱化其影響力。
本週除了美國聯準會舉行利率決策會議之外,全球主要央行亦針對自身貨幣政策作出應對。 6/19 英國央行將利率維持在 4.25% 不變,並暗示最快可能在 8 月啟動降息。同日,瑞士央行將利率下調 1 碼至零水準,是全球少數走向寬鬆的主要央行之一。挪威央行也於當日意外宣布降息,政策利率調降至 4.25% ,並預告未來仍可能繼續調降利率,顯示全球貨幣政策正處於分歧與轉折階段。
整體而言,美國聯準會此次政策會議反映出其高度審慎的態度。儘管面臨政治壓力與市場期待, Fed 仍選擇按兵不動,持續觀察經濟數據與外部風險影響,並維持對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的雙重任務。未來幾個月內,關稅效應、通膨走勢及就業市場表現將成為聯準會政策轉向的關鍵觀察指標。
本週全球經濟數據時程
後續市場走勢,仍需持續關注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
美股系列報導-AT&T
Jul 25th 2019
景氣即將邁入衰退期 美國公債殖利率倒掛
May 15th 2019
陸股大反彈 關鍵原因大解密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