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07|逆風挺央行! 從數據與邏輯層面,解讀台幣快速升值與後續預測 |
相關圖表與文章連結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954 1:25 4天美元兌新台幣一度急升10%,這是絕對的異常波動 3:10 我逆風挺央行,確實並沒有說謊 3:33 由關鍵數據來解讀,先看9個月以來的「相對匯率走勢」 6:25 這段期間,新台幣早前並未過度貶值,近兩週卻升值居冠 8:50 新台幣急升主要是把3年維度的貶值加速回升,非短線因素 11:22 台霉瘋狂轉發的韓央總裁言論? 請從韓文原文新聞解讀 16:45 原文(韓文)解讀、基本談話邏輯、上述的數據,三點證偽 19:51 拉長時間維度到2022Q1至今,答案呼之欲出,邏輯說得通 21:30 2022Q1:烏俄戰爭+拜登執政+升息循環開啟,強勢美元架構 22:50 看10年線,當前川普執政,確實是美元由強轉弱的分界點 25:40 新台幣為何急升,真正的主因是不阻升,趕進度到10年線! 27:45 預測: 短線看貶到30.68(十年線),恢復連動後再看緩升動能 32:00 我實際上周一早上進場買匯,賺匯差以外順便當國家隊 37:30 急升急貶大波動,台股都是遭殃 38:00 緩升確實有助外匯買盤(現股),但不保證低點,很可能賣期避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財報壹哥-隨便選隨便飆!? 面對台股投機行情之對策!
Feb 23rd 2023
一週前正是台股興櫃市場相當火熱的時間點,從星宇航空的大飆漲,再到相當多興櫃生技股的投機行情,幾乎就是敢追就會獲利,而且是相當可觀的獲利!
像是任何走出強漲格局的金融商品,只要不是最後一個上車的,能從中獲利的機會不小,且幅度會比一般正常的投資商品多出許多;通常判斷指標也沒有太多,畢竟就是人氣與資金的流動,當中參雜太多無法量化的判斷標準;簡單來說,時時刻刻都要有風險意識,但是行情什麼時候會結束,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不用過度預設;發現行情時,說實話”膽識”可能是最重要的,越早進場很可能就有越高的投資報酬率。
至於如何避免那種不小心當了最後一批上車的人?
其實就是傳統移動停利的策略最簡單。再怎麼樣都能夠控管住風險,承受價格震盪的幅度就端看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另外就是標的是台股興櫃股的話,有不能當沖的限制,因此進場日是否有過熱疑慮就要當心。
筆者是最喜歡去看整體族群或相關個股的連動性還有氣氛,以前一週我們談到 2646 星宇航空時 (https://www.big-econ.com/?sec=article&ID=3510) ,當下市場氣氛尚未出現明顯敗象,過了一週後即便一度出現大幅震盪,也多上漲了超過 23% ;另外 8227 巨有科技也是,在持續分盤交易,籌碼依舊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一週以來也有約 2 成漲幅。
而從比價效應的角度來看, 2646 星宇航空完全是比價成功後完全不甩同類股的表現,繼續吸引短線資金湧入,這也象徵著當時台股短線投機氣氛已經回溫,加上新股的優勢而連續噴出;而 8227 巨有科技也確實往其餘相對較低價的 IP 股去比價,對比 3035 智原,可以看到價格已經相當靠近,是非常成功的比價效應案例。
從其他方向切入,其實先前可以觀察到,除了興櫃股、轉上市/上櫃外,現金增資這種有新股新資金進來的標的,在這波投機行情中也可納入觀察清單,好比上週四提及, 2/21 轉上櫃的 6841 長佳智能,上週五已有資金按捺不住積極卡位進場,單日大漲 23.78% ,而其為醫療人工智慧研發公司,有機會搭上 AI 題材,股價也在經過長時間修正後低檔發動。
再來,從星宇航空的大漲,相信也有機會注意到 6757 台灣虎航,比較虎航及星宇營收狀況,皆反映了年假需求急增,航班收入大幅增加推高 1 月營收;且台灣虎航同具備將轉為上市新股、現金增資等利多,要上演補漲行情的機率可說是相當高,直到 2/20 可說是都還有進場空間。
呼應到文章開頭提及,如何避免追到相對高價的情況,除了被動式的移動停損停利,可參考圖中星宇出現大幅震盪時,股價本就相對落後反應之台灣虎航,其實都還有很多可以考慮逢高獲利出場的機會,這就是前述整體族群或相關個股的連動性還有氣氛來去觀察的方法,能夠在獲利空間大,波動幅度也大的金融商品中力求較佳的出場時機。
何時該勇敢,何時該恐懼?
Oct 9th 2020
營收觀察要訣
May 3rd 2019
做投資,輕鬆點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