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134|高盛&小摩看多原物料的用意!? |
1:21 有趣的時機點: 報告都是在CPI公布前就已發出 5:35 要先知道高盛的立場-堅定的多頭、政府的好幫手 7:28 不管市況好或壞,高盛都不會輕易喊話看壞(實際上會有動作) 8:25 小摩的首席策略師kolanovic也是堅定多頭,但近期很反常!? 11:10 高盛的看法是:「利率見頂,實質需求改善」 12:13 高盛的預測:「GSCI 總報酬指數預測12個月長21% !」 14:00 原油漲31%!!! 工業金屬漲17%(看好銅、鋁在新能源的廣泛應用、看壞錫、鋅) 15:35 隱含100元的原油這你敢信,而且又是妳高盛? 16:35 GSCI是高盛編制的指數,有些賣方銷售的吹捧意味 18:45 從另一份高盛報告: 「S&P500 明年目標4700,上半年前皆是4500(持平)」 21:30 股市平平、選擇做多原物料的策略,不是高盛第一次! 23:35 小結:高盛的動機-銷售賣方吹捧與投資部位潛在策略移動 24:50 kolanovic的看法與高盛的資金策略佈局相似 27:00 我對原物料的看法有兩個重點 27:45 不認為原物料基本面全面轉強,中國相關產業還是太低迷 31:15 關注天災的特定影響:散裝航運運價、鐵礦砂、糧食(期貨), 37:10 當資金布局有往非主流、避盤勢的需要,原物料預測會是避風港、輪動要角 相關圖表資料與完整文章: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668
做投資,輕鬆點
May 3rd 2019
財報壹哥
財報狂人
筆者其中一項特長,是從財報中找出投資機會。不過認真談財報,內容有多不吸引人啊,不如先寫一些能改變觀念的東西,投資上啊,不用靠財報也是有獲利機會的,但是觀念不對、態度不對,恩…那就需要不少財運了。
很多人都想投資致富,不論是經濟/生活上的改善,又或者是一種成就感,總而言之,在投資市場賺錢,大多數人通常就是一個字,爽。
那賠錢呢,而且若是大多數人都賠錢呢?難道就要灰心喪志嗎?難道就要羨慕巴菲特,羨慕那些"真正"在投資上成功的人嗎?倒也不必啦,就像標題一樣,輕鬆點就好。
怎樣會輕鬆點,筆者認為,轉個心境、樂觀面對挑戰、正視自己的弱小,這幾點想開了後,若還是沒有比較輕鬆…那有機會的話來找筆者,請您喝個清涼飲品,多少有點效吧。
動漫裡的主角,很多都是被打到瀕死邊緣後,認知到自己的不足,重新練過後再戰的,是吧?人喔,很多都是要經過大風大浪,才會懂得謙虛、才會重新思考、檢討不足、激發潛力的。企業的角逐消長、政黨的輪替,不也都如此嗎?虧損都只是投資裡的過程,就像長途賽跑中會有肌肉痠痛,那也是必經的過程,不需要去厭惡,懼怕它,而是習慣與它相處,習慣用它來使自己成長。
不要做那些槓桿開太大,資金過度重壓的蠢事,基本上都不可能會達到負債的情況,就算嚴重一點,年輕時候虧大了,有本錢都還能再站起來;年長時虧大了,壽命多半也有限了,清茶淡飯也是可以平靜過完餘生;中年時虧大的話,是會比較辛苦沒錯,那就過得辛苦點吧,畢竟是自己選擇的道路。
結局再怎麼樣悲慘,也都是品味人生;即便賺得夠多,可能也都是紙上富貴,或許賠了健康、家庭、親友等等;就算都能兼顧,多過幾次生日,也終將迎來一死。 所以阿,換個心境想一想,在投資上虧損,真的沒有什麼,筆者這邊也要呼籲各位讀者,不管是尚未進入市場,又或是已經在市場打滾許久的朋友們:做投資,輕鬆點就好。技術可以之後再學,各種心態跟觀念也沒有說絕對正確,但讓投資影響了生活/心情就得不償失了。
出身於財務會計背景,善於發掘財報中隱蔽的投資機會,利用基本面點出波段飆股,搭配技術面的靈活操作,以面面俱到的投資方式,避開波段大跌風險,確實掌握上漲潛力族群。
何時該勇敢,何時該恐懼?
Oct 9th 2020
營收觀察要訣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