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03|長天期公債差點貝爾斯登時刻;暫緩關稅下的情境分析與台股小作文思路 |
1:26 川普暫緩的重點「不是安穩90日,月底就有第一輪結果,而且適用10%非0%」 5:00 貝森特談話重點有二「個別量身訂做(終於認真談判)、特定貨品關稅並不適用」 8:40 重申短線目的是壓低FED利率、短債利率 10:25 本週差點發生貝爾斯登時刻,長債殖利率暴漲,地獄鬼門關走一回 12:35 FOMC開啟雙重風險後,已再三提醒大家「利差」動盪 16:07 因此長債Duration大、利差又擴大,更加劇長債暴跌,引發槓桿避險基金爆倉… 18:45 幾十倍槓桿的基差交易,本週差點引發金融海嘯的前兆訊號… 21:45 小結1: 「最近交易,2、30年期公債利差必然要密切注意!」 22:55 小結2: 「美債會是後續談判桌上必然的重點籌碼」 進入暫緩,針對談判的情境分析與量化預期: 24:13 非量化的談判新思路,盟友國對中國加高關稅換取對美關稅降低 25:55 量化的新稅率預期與猜測,(10%+原稅率)*0.5是短線情緒(程式單參數)分水嶺 27:17 若中長期稅率8~10%以上,將恭迎經濟衰退,因此還要有第二、三輪談判 29:55 先談判協商的國家將是好的訊號,以、日、台、越、韓將是最先談判 聚焦台股市場的籌碼與市場情緒思路: 32:30 沒想到上集分享的選擇權小技巧,4/10立刻又派上用場 34:30 持續聚焦流動性,融資斷頭減少T+2,開低走高爆大量…4/12 正式恢復流動性 36:35 短線看反彈,EPS估值根本算不出,重點是「日均價、小故事夠漂亮」 38:45 三大Hashtag: 關稅暫緩快速拉貨/出貨、 關稅影響相對小、低PE高殖利率 41:50 總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財報壹哥-AI PC仍處早期階段,未來發酵空間可期
Jul 24th 2024
財報壹哥
今年Q2,各大電腦品牌廠紛紛展示其搭載Copilot+的AI PC新品,AI PC最重要的定義就是運算能力高達40TOPS(每秒一兆次運算) ,意及每秒40兆次運算以上程度,目前多數產品使用高通的Snapdragon X Elite晶片(45TOPS),但如今來看,似乎有些雷聲大雨點小,從台灣重要品牌廠2357華碩及2353宏碁股價表現來看,AI PC產品對於激勵投資人買盤的作用,看來不大。
AI PC是未來趨勢,雖目前相關廠商從基本面及股價面都沒有繳出明顯漂亮的成績,但當全球滲透率陸續擴大,總會吸引更多關注度;因此發酵時程及業績貢獻程度就非常重要。
以2357宏碁為例,在今年5、6月期間,搭配台北國際電腦展,推出不少Swift 系列AI PC,而搭載Snapdragon X Elite晶片的Swift 14 AI機型,是目前少數符合微軟Copilot+條件的,其餘不少AI機種,主要使用 AMD Ryzen 8040 系列或Intel Core Ultra 7 處理器,尚未達40TOPS算力;而搭載更這兩家晶片商更高階處理器的產品,則還在樣品階段,尚未正式於官網上釋出產品販售資訊,因此目前佔該品牌的銷售比重,僅約個位數百分比。即便宏碁指出,搭載NPU功能的AI PC產品,本季有望達到4成水平,但實際上要能更嚴格符合定義的 AI PC產品,對公司而言仍在相當早期階段。
以發酵時間來看,預計要再過一年,才能把現有可稱得上是”AI”相關的筆電產品比重,通通變為達到40TOPS以上的規格,因此若以高階產品進入快速成長的階段,大致上突破10~20%百分比可做為門檻,預期在明年上半年為此階段;另一個要考量的點,那就是價格部分,AI PC若要加速導入市場,目前多數品牌廠(包含HP、華碩、Dell、聯想等),推出搭載Snapdragon X Elite晶片的AI PC產品,價格多落在40000多~80000多台幣之間,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應不會立即接受,通常還是以有高階資安防護需求/眾多繁雜資料須快速整合、搜索的商務機,或需要AI提供快速製圖/修圖等藝術設計/編輯/影音創作等工作需求會優先考量。價格若能有效壓低,滲透率肯定更有機會快速提升,宏碁目前的優勢即是現有的Swift 14 AI機型,單價屬於同晶片系列中品牌廠筆電裡單價最低的低的(壓在50000台幣之下),因此較有機會能夠先行搶奪市佔,而以宏碁自己估計,價格能控制到多數消費者較能接受的時間,也大約落在明年Q1末~Q2的時間,因此以卡位相關商機來看,以電子股可以考慮於前1~2季布局,同時這題材已先行被市場討過一番的情況下,大約可評估在AI PC產品進入主要成長階段的前半季~1季左右,再來考慮切入,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出身於財務會計背景,善於發掘財報中隱蔽的投資機會,利用基本面點出波段飆股,搭配技術面的靈活操作,以面面俱到的投資方式,避開波段大跌風險,確實掌握上漲潛力族群。
何時該勇敢,何時該恐懼?
Oct 9th 2020
營收觀察要訣
May 3rd 2019
做投資,輕鬆點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