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財報壹哥-盤跌與新股票無關!? 默默墊高的低評價股


Apr 2nd 2025

BigEcon

對等關稅隱憂蔓延,國際股市重挫下,多數個股皆難以抵抗資金退潮壓力。從基本面、殖利率出發尋找有機會抗跌之標的,也難在空頭階段有太漂亮表現;此時從與行情連動性低之方向出發,或許更加合適。

生技股通常被歸類至與盤勢走反向慣性,在盤跌時容易吸引資金進場之類股,然在本波修正也難逃殺盤,雖修正力道相對較小,但從上市生技醫療指數來看,也稍微跌落去年12月前低下方。

若從興櫃市場,或甫從興櫃轉上市/上櫃市場之標的,一般不會有太多價差型之法人籌碼在其中,缺乏市場關注度的特性,反而更容易走出自己的路,不受盤跌影響。

今天來看3月份,由興櫃轉至上市創新板的7631聚賢研發。

聚賢研發營業主體為高科技廠房廠務供應系統工程,主要負責大宗氣體、特殊氣體相關的管路/供應系統,相關的規劃/設計/建造等業務。

筆者過去在其興櫃時期提過,近一兩年間,半導體廠大幅擴張趨勢下,得以受惠相關趨勢之個股,多有機會受到市場關注,而聚賢因尚未有業績大舉成長,且位處興櫃市場緣故,股價幾乎未反應此狀況;在當前主流電子股評價大幅修正下,得以避開這波下殺。

聚賢研發2024年營收年增102.6%,顯示於半導體及其於科技領域皆有擴廠趨勢下,營運表現優異;然而獲利表現並不如預期,在營業費用比重增加下,全年獲利僅5.51元,較2023年的8.74元大幅減少。所幸經營層釋出今年在手訂單超過11億元台幣訊息,全年營收可望再成長逾2成,獲利若在成本有效控管下,挑戰一個股本仍值得期待。

從興櫃市場轉至上市創新板,意味著開始獲得法人關注及出具報告,以一般半導體廠務工程概念股而言,本益比拉到15至20倍皆屬合理,目前聚賢研發仍有比價空間可期。

BigEcon
BigEcon

收藏

相關文章

討論區

留言

...

訪客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