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01|「放緩縮表」是利多主因! 點陣圖與經濟展望不宜喪事喜辦 |
1:13 去年12月早已預告「放緩縮表」是手中的王牌 先總結本次FOMC的3大重點,與重要改變: 2:38 放緩縮表才是真正的利多因子,其餘不宜喪事喜辦 4:35 FED態度重大轉變,停滯性通膨雙重風險上調 7:30 ONRRP見底任務告終,商品通膨細項要更注意研究 來談談定量分析(數據) 10:20 貨幣政策兩大項: 利率不變與縮表放緩200億/月 12:12 SEP的指向通膨、衰退雙重風險上升 13:10 點陣圖實實在在的上移,只談中位數不變很粗糙 15:25 估算平移上調0.2碼 關於定性分析(鮑爾談話與記者問答) 18:48 鮑爾言論安撫市場,現在數據安好、未來等數據 20:00 利率政策將動輒得咎,放緩縮表這張王牌此次已打 21:45 商品通膨吸引關注,但3月數據變化仍小(潛在利多) 24:50 鮑爾:「調整先前預測將成為慣性」(值得細品) 27:30 就業穩定,裁員率若上升才是重點 29:35 鮑爾點名商品通膨與關稅有高度相關 30:50 縮表確實有其原因,但為何是本次? 33:20 沒提到的ONRRP就是關鍵,4月時序將正式觸底 總結: 36:30 投資決策,短短短! 保有多空彈性空間 38:41 GTC沒有驚喜(中性),跟供應鏈消息9成像 詳細圖表與文章連結: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92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財報壹哥-美國對等關稅下,台股中隱藏金子
Mar 5th 2025
財報壹哥
今年3月是國際貿易上紛紛擾擾的月份,美國開啟了向鄰國大國課徵關稅的第一槍,也增加對於中國的關稅課徵幅度,相關國家也陸續回以美方顏色,在川普效率展開關稅戰後,無形對資本市場造成上檔壓力,而在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利空下,無論如何皆有機會在此狀態下受惠之企業,有不小機率成為資金避風港。
今天來看,已經收出連續6根紅K棒的2247汎德永業。
汎德永業是國外高級轎車代理商,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就是品牌新車,銷售BMW、Porsche、Mini品牌車,加上少部分的中古車銷售、及維修服務。
從產業趨勢來看,汎德永業就是一間獲利率、盈餘表現穩定,業績穩步成長的公司。先從台灣車市銷售來看,以國內消費者對於購買新車偏好度而言,其實近幾年並沒有顯著變化,幾乎都是國產車銷售數量過半再多一些,進口車約維持45~49%上下;而銷量也未有很大變化,維持一年總售出車輛約45萬輛,正負5萬輛上下水平。可見在評估汎德永業以及其他汽車銷售商,營運展望上不太需要考量台灣新車車市變化。
雖整體銷量變化不大,但在品牌市佔之間的變化,以及車型的熱賣與否,是進口車商更該評估的關鍵。目前正是電動車持續擴大市場滲透率的階段,除了專做電動車品牌外,豪車品牌之電動車也是不容小覷的一環。以台灣電動車銷售為例,Tesla佔了過半數的大宗,而第二名即是BMW之電動車,在其積極發表各式純電車款下,2024年約有25%市佔率,相較2023年的18%,明顯高出許多;加上另外兩家車廠也具有不少市場成長空間,此趨勢對於汎德永業之穩健成長立下了良好基礎。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在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以川普立場而言,過去美國平均而言,向其餘國家課徵的關稅較低,因此為了達到對等的狀態,現在就要加徵關稅,以符合自身角度出發的利益。以此角度而言,非美國家,先前在進口上未被課徵高關稅產品,可能都有因關稅調高後而增加成長;反之,若在非美國家,進口商品已課徵不少關稅,對比美國課徵的低關稅,就有機會有降低關稅的機會,進而壓低企業成本。
以台灣各項小客車需課徵17.5%進口關稅,對比美國的2.5%,明顯高出許多,這就不會是川普會要制裁的方向,但有可能因對等關稅的措施,使整體出口至台灣所需之關稅費用降低,進而使汽車進口商的成本下降,如此一來,對汎德永業即是一大利多,加上其毛利率不高的特性,若金額不小的固定成本得以壓低,則獲利提升的幅度即有不小想像空間,為關稅戰之下,獲利有望大幅提升之產業。
出身於財務會計背景,善於發掘財報中隱蔽的投資機會,利用基本面點出波段飆股,搭配技術面的靈活操作,以面面俱到的投資方式,避開波段大跌風險,確實掌握上漲潛力族群。
何時該勇敢,何時該恐懼?
Oct 9th 2020
營收觀察要訣
May 3rd 2019
做投資,輕鬆點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