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14|00929追價買華碩、文曄!? 高息ETF合法的虧錢換股操作 |
1:20 較早除息的高股息標的,都是風向球(今年貼息仍嚴重) 3:10 00929狂買華碩2天買到漲停,搶領息的代價估是虧7億 7:15 確實這樣的操作沒有「違法」,但操作手法真的醜… 10:30 ETF動機: 為了要領到股息,造就不對等代價(虧錢被吃豆腐) 14:17 另一檔奇葩的操作3036文曄,6/27震幅14%,逆價差5%… 17:41 今年ETF換股最大買超標的:2882國泰金,收盤仍有2%逆價差! 21:14 高股息ETF不退燒,台股貼息每年都會出現,一年比一年嚴重 22:12 下週需要留意的除權息重點標的,6/30、7/1貼息預估最為嚴重 24:10 台指期實質逆價差240點,可見台股資金結構被搞到多麼扭曲 26:10 台股大量個股期空單全面布好,希望伴隨中大型股貼息、逆價差收斂,逐步從地獄18層回到人間~ 相關文章與圖表證據,連結如下: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9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隼先生怎麼說-1日VIX指數,上市以來初探與觀察
May 30th 2023
BigEcon
關於定義與簡單介紹
VIX 在定義上為衡量標普 500 指數 (S&P500) 於未來 30 天的隱含波動度,主要是利用 23~37 天內到期的相關衍生性商品進行數學方法計算。
而本文所提的 CBOE 新上架的 VIX1D index ( 1 日波動度) 在直觀上就是相對應原本的 VIX,不同的是「時限」,僅縮短至 1 個交易日以內,相同的是仍然衡量「S&P500 指數」的「預期波動度」,且計算的數學方法大致雷同。
4/24 CBOE 正式推出至今的表現
以下直接利用日 K 先進行比較 VIX 與 VIX1D
※日 K 的型態大不同:
首先可以直觀觀察到的是日 K 紅、黑 K 的不同,VIX 過半收黑 K、VIX1D 上架至今僅 1 天黑 K,其餘全數紅 K。
這與交易的時限與數學計算方法相關,簡單並概略而言,1日VIX利用當日到期的商品進行計算,在接近到期日(收盤)前的期權價格變化會較為劇烈,因此每日日復一日地呈現此現象,下圖
VIX 因為衡量的是 30 天隱含波動度,因此 23~37 天到期的期權價格波動,與 S&P500 大致一致,一開盤往往是價格最為浮動不穩定、波動最大的時段,畢竟量能不能與開盤相比且盤中、尾盤有日均價的趨勢引導
關於恐慌指數的說法,VIX1D 是否還適用?
筆者在此強調 VIX 本質上定義上與恐慌並無相關,所謂恐慌指數都是其性質因而事後附加的暱稱,主要是人性交易心理、法人必然存在的多方部位、Gamma 性質若大跌則易引發避險追空續跌…等原因,因此形成市場大致是緩漲急跌,所以波動大往往是下跌之時
SVB 事件時 VIX 由 19 跳增至 26.5(%) 左右,當時 VIX1D 尚未上架,但根據根據推算,約從 15.3 跳增至 40(%),在 VIX 指數為年化過後的報價之下,若真實出現大幅波動的事件時,VIX 的變動應會更敏感,且當前市場上就是熱衷於短線或極短線的交易,所以 VIX1D 作為大漲之時對應恐慌心理的衡量,大致上仍然類似
亦有9D、3M等不同時限的VIX,到底該看哪些?
※VIX 與 VIX1D 為主
事實上也有 9D (9 日)、3M (3 個月)等不同時限的 VIX 指數,只不過指標愈多不一定愈好,筆者的建議是選擇流動性愈高、交易愈盛行,且時限定義上有直觀的理由。因此在此還是建議觀察 VIX、VIX1D 兩者並比對即可。
尤其是 2022 年以來,0dte 的交易盛行,以及總經或財報等大事件的事件交易或避險需求,當日的波動作為交易需求增加下,造市方或交易所順勢推出的相關產品與服務,VIX1D 的重要性更甚於 VIX。
隼先生怎麼說-先知先覺而非牆倒眾人推
Oct 17th 2020
隼先生怎麼說-盤中零股交易上路,高價股定生死
Oct 23rd 2020
隼先生怎麼說-別再追空! VIX期限結構看門道!
Oct 30th 2020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