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32|AI支出租賃佔比增加,融資開始擴大,兩大趨勢的潛在影響 |
1:11 談任何支出,同時也要談錢從哪邊來 3:10 AI支出: 資本支出 VS 租賃的比較 5:20 甲骨文、微軟、Meta租賃比例高,都很仰賴GPU不是巧合 8:15 兩者會計帳上,資產負債表與營運決策的差異 13:30 現金流量表的項目差異,自由現金流仍是衡量最佳數據 17:53 甲骨文先前財報大漲36%,股價補缺口完全回吐,老天有眼! 20:00 換個角度來看資金從哪來,借款、公司債25Q4快速增加! 22:30 ONO聯盟的甲骨文、OpenAI缺錢的籌資管道 24:30 大型CSP廠商也在籌資,Meta、google加發公司債 27:00 Meta甚至被查出成立SPV,進行300億的AI相關融資 29:49 「投等級公司債」至關重要,建議大家密切關注 相關圖表與文章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402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隼先生怎麼說-川普晶片關稅逼宮台積電,至少最差狀況初步排除
Feb 15th 2024
隼先生
對等關稅茲事體大果真又暫緩,讓利空壓力集中在台積電
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2/13大限到來,最終以簽署備忘錄的形式走過場,交付商務部長4/1前進行調查與研擬各國的適用稅率,這並不意外,因為這不是單一國家、特定商品的關稅,而是全面性的、茲事體大,逼上談判桌,可能4/1也都談判不完,加上若真的實施,是嚴重傷害美國自身利益,行政上的複雜與執行困難,自然先以暫緩收場,等待川普政府想辦法給自己台階下。
川普簽署備忘錄,全球的對等關稅暫緩,並再度川普再度提及「台灣搶走晶片生意,如果不回流至美國製造,將非常不開心」,關稅的利空與壓力加劇集中在「2/18晶片關稅」,反應在台積電ADR獨跌!
而川普應會拖到2/18最後一刻,逼迫台灣政府與台積電主動接觸協商,而2/11市場上浮現「收購INTEL代工部門、成立合資公司」等傳言,本中心認為這些提議,如果實現,將是最差的協商結果,對台積電實質營運利空! 但就2/12下午台積電赴美董事會決議來看,已將此極端狀況初步排除。
董事會決議並非平淡無奇,已經初步排除最差情況
董事會決議內容:
1. 完成例行公事,核准年報、股利、分紅、新一年度資本支出
2. 而所謂的增資,是針對子公司TSMC global,講明了目的是外匯避險
外傳的「合資INTEL、收購代工部門」,無論是透過現金收購、換股收購、技術換股…,公司法規定,牽涉到收購與增資,必然要透過董事會決議,因此認為最差的情境已初步排除。
而緊接著台灣媒體報導,魏哲家與亞利桑那廠,針對晶片關稅暫定三大內部共識
1. 亞利桑那州第三廠(Fab 21 P3)提前於年中動工
2. 動工典禮邀請美國重要官員參加
3. 規畫CoWoS封裝廠赴美。
→整體而言戰略仍圍繞在加速先進製程赴美,擴大投資設廠與晶片一條龍生廠。
2/18前的三大情境分析
若以此換來晶片關稅暫緩,預計出現利空出盡,轉為利多。而若川普政府仍不滿意,2/18晶片關稅仍課徵(可能非100%,而是逐步提高),對於台積電而言,仍有部分成本轉嫁的能力,吸引美國科技公司進行後續遊說,利空將發酵但短期可出盡,無論如何都比收購INTEL、成立合資公司來的好,因為這些商業行為,不僅侵害台積電長期競爭力與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這兩個行為不能反悔,不像建廠可以慢慢蓋,以拖待變,在後續彈性調整。
擅長運用各式金融商品報價、總經數據進行配對整合分析,並對華爾街 buyside 、散戶投資心理面,有獨道見解。 著重由上而下,股匯債整體趨勢預測,擬定交易策略。
隼先生怎麼說-先知先覺而非牆倒眾人推
Oct 17th 2020
隼先生怎麼說-盤中零股交易上路,高價股定生死
Oct 23rd 2020
隼先生怎麼說-別再追空! VIX期限結構看門道!
Oct 30th 2020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