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15|美元指數持續走低,7月資金水位審慎節制為宜 |
0:55 美元指數重點在週K結構,政策連動大趨勢,不要看短線 3:00 空間:10年線剛跌破,時間:期中選舉還久,趨勢看延續 5:26 總經數據無法改變美元指數,顯示川普政策擔憂情緒仍大! 7:30 川普習性: 節假日大肆宣傳執政成績,利多好消息集中在前 10:00 美國國慶日後,避險情緒持續加溫,等待與忍耐是適合的 11:30 大而美法案通過,減稅導致10年3.3兆赤字(撒錢是主軸) 13:00 另外的副作用,債務上限調高,TGA回補反而資金行情弱化! 16:30 7月留意止漲後的估值去化,減碼、短線操作保有彈性為宜 19:43 美元指數小結:川普政策公布,觀望確認趨勢再動作 ------ 21:12 6/30央行大力干預,季底結算從12%變9.9%, 22:52 許多台股公司面臨10%匯損,本業獲利遭全數吞噬 24:00 法人報告調降EPS浪潮正式開啟? 26:00 7月起Q2財報陸續公布,留意個股董事會時間 27:12 高位階、匯率尚未price in,多數個股押寶財報要謹慎 相關圖表與文章連結: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986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隼先生怎麼說-軟肋被狠狠痛擊,美債才是川普暫緩關稅的主因
Apr 12th 2025
隼先生
既不對等也與關稅無關,川普劍指兩個核心目的
從如此離譜的對等稅率公式計算來看,顯然證明談判的重點、轉圜的條件都不是關稅讓步,而是川普核心的兩大目的:
短線: 逼迫FED降息,使短天期公債到期,使發行新債的再融資的利息支出降低,以削減赤字
長線: 製造業回流美國,建立新的美國(美元)霸權基礎,改由美國製造業的韌性來維繫支持。
短線上的政策轉圜餘地,自然與長線無太大相關,就是圍繞在川普日思夜想的美債革新(白日夢),4/7美股跌到連機構的部位都面臨Margin Call都不為所動,但美國公債都出現了流動性風險,財政部長貝森特是避險基金出身,當然意識這嚴重到快要觸發類似貝爾斯登時刻(2008年3月金融海嘯的前期關鍵事件)。
關鍵分析一: FOMC開啟雙重風險的顧慮,因此短中長債券分歧,利差結構動盪
川普的政策導致雙重風險,意味者衰退與通膨風險同時存在,而衰退的指標是短債(因為在就業/經濟衰退出現,FED將啟動降息,FED fund rate的影響力約至2年期),而通膨的起因是關稅以及製造業回流美國,這是供給面成本的永久推升(如果真的實施的話),因此中長期債券殖利率對此更敏感,將上揚。方向是分歧的! 導致利差結構動盪!
橘色方框顯示4/2以來長天期債券殖利率上揚幅度>>短天期公債。而且市場謠傳的海湖山莊協議,以及要求減少赤字,讓各國央行有減持期外匯存底所持有的美債動向(長債)。 日央拋售、中國習近平下令拋售報復,都在近期發生,30年期債利率飆升!
關鍵分析二:債券的基差交易往往基於槓桿,動盪過大出現爆倉Margin Call!:
美國公債的基差交易是指同時持有同一天期的公債,Ex: 持有30年期公債、放空30年期公債期貨,承擔部分造市功能,賺取兩者間的微薄基差,一但持有到到期兩者必將趨同,達成獲利。
然而基差交易的基差往往微薄,因此避險基金等機構,為了要放大年化報酬率,自然都是建構於相當大的槓桿之上,因此在近期30年期公債暴跌(利率上揚最多,且長天期的Duration最大),造成公債空頭部位爆倉面臨追繳,甚至產生多殺多,3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近期幾度飆升到5%。
如上圖所示,隨著QE,美債期貨的淨未平倉部位也隨之擴大,而長期以來多頭部位由資產管理單位(債券相關ETF、連動債發行商)擔任,此是主要需求,槓桿避險基金則承擔對作造市。
小結: 關稅不只是關稅,美債才是核心目的,也是大型危機的真正潛在因子
因此美債的動盪導致的是金融危機,而非單純的資產減損,加上川普核心目的就是美債革新,這就是政策急轉彎的主因。 而中國喊出減美債,確實美債將是這些貿易順差國的龐大外匯存底資產,如何運用談判換取協商,抑或是後續面臨悲劇中的悲劇,謠傳的川普海湖莊園劇本,皆是後續攸關全球金融市場,中長期動盪與否的真正關鍵。
擅長運用各式金融商品報價、總經數據進行配對整合分析,並對華爾街 buyside 、散戶投資心理面,有獨道見解。 著重由上而下,股匯債整體趨勢預測,擬定交易策略。
隼先生怎麼說-先知先覺而非牆倒眾人推
Oct 17th 2020
隼先生怎麼說-盤中零股交易上路,高價股定生死
Oct 23rd 2020
隼先生怎麼說-別再追空! VIX期限結構看門道!
Oct 30th 2020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