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投資前緣新觀點—川普全球關稅戰,對台灣及台積電的影響及發展


Feb 18th 2025

市場對川普貿易戰的一言一行仍然高度敏感

道瓊指數本週四個交易日先跌後反彈,仍處於橫向震盪的整體態勢,而納指接近前高尚未創高,整體美股多空波動,仍受川普貿易政策的一言一行給主宰。而就趨勢來看,除了費半以外,其實都仍維穩在高檔,呈現上有壓下有撐,明確突破或拉回測支撐的意圖仍不明朗。


川普關稅戰實際政策與執行狀況為何?更重要的是對通膨的潛在影響幅度是市場關注焦點,因為就目前為止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大致呈現波動有限,並未超出預期,顯示美國經濟狀況良好。因此無論是投行、川普幕僚都深怕政策的差錯,引發民眾的不確定性心理。從2/13延後課徵關稅來看,就是給予全球各國來談判協商的時間與空間,並且吩咐商務部長調查相關細項與通膨影響,以調整出最終客製化的關稅政策。這也是美股仍能高檔橫向震盪的核心原因。


美國的經濟主體仍然堅韌成長,並且加拿大、墨西哥,乃至於本週的日本、印度已走在前面,示範了可以與川普談判協商。因此未來要突破前高仍有相當大的機會,只不過下檔的拉回風險亦同時存在。尤其當前市場偏向投機與震盪波動,仍預期有相當多的空方消息可能出現,筆者認為若抱有穩妥性質的波段標的,必然需要歷經修正震盪,等待緩步爬升,反而是有未來性的公司,雖然去化高估值的修正幅度大,但也更有能力花較短的時間消化利空,來擊敗空方說法,這也就形成了價差操作的空間。


川普政府對關稅貿易政策,提出「對等」的想法

筆者認為從張忠謀的自傳,會更能理解美國人現在的想法,美國的商業環境極度競爭,創新思維爭相創造最高的利益價值,而川普本質是商人,讓美國再次偉大就是把美國當成一個企業來經營,將美國(企業)的利益最大化。


筆者認為要特別留意到川普強調的是「對等」課稅,因此像日本、台灣等國,就是賺了美國太多的錢,被川普盯上,因此終究強調的是貿易平衡,必須要想辦法擴大購買、投資、在美製造,盡可能消除逆差,往「對等」靠攏。當然中國方面的貿易戰,除了考量對等以外,更隱含外交戰略的想法。


台積電面對政治力的介入,影響為短空長多

川普近期強調90%高階晶圓代工被搶走了,雖然不完全正確,但已經以此宣傳洗腦了美國民眾的想法,台積電面對2/18晶片關稅大限,不確定性,使得股價反應呈現連續修正回測季線。


事實上從拜登時期,政治力就已介入,台積電高層或張忠謀都表示美國設廠,對企業利益的負面影響,而現在除了先進製程赴美投資,更牽涉到了INTEL的問題,傳言台積電買下部份股份或成立合資公司,當然這些都還未得到證實。 


筆者認為這類政治力的介入,往往利空影響是短空長多,就像美國對中國AI晶片禁令的實施,最終導致了中國對於算力運用效率更有急迫性,進而導致創造出DeepSeek的AI模型。台積電短期成本的上升是必然,但也會促使台積電另一方面接納更多美國優秀人才、學術合作、經營思維的整體進步。而引發技術外流的想像,筆者認為不用太過擔心,台美都設立高階晶圓代工廠、先進封裝,台灣仍有成本的相對優勢,美國廠專攻美國,台灣廠供應美國以外,這其實就解決了川普強調的貿易逆差問題。


投資前緣新觀點

面臨全球化已死,各國都更偏向自身利益,台灣的企業多半以外銷為導向,就必須更謹慎去思考政策、供應鏈的未來布局,尤其是優化商品競爭力,讓全球需要你,自然是應對政策、供應鏈更動時,最佳的利器。另外台灣政府也應積極協助企業面對貿易戰的應對,並且在針對貿易逆差的縮小,檢視對各國最需要的貨品,作為潛在擴大進口的談判選項,甚至是好好利用超徵的財源。


近期投資市場頻繁到碰觸到利空事件,進而壓抑股價,這反而帶給投資人更合理的買點,並且帶給公司一次改變的機會,邁向長遠發展進步。

收藏

相關文章

討論區

留言

...

訪客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