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15|美元指數持續走低,7月資金水位審慎節制為宜 |
0:55 美元指數重點在週K結構,政策連動大趨勢,不要看短線 3:00 空間:10年線剛跌破,時間:期中選舉還久,趨勢看延續 5:26 總經數據無法改變美元指數,顯示川普政策擔憂情緒仍大! 7:30 川普習性: 節假日大肆宣傳執政成績,利多好消息集中在前 10:00 美國國慶日後,避險情緒持續加溫,等待與忍耐是適合的 11:30 大而美法案通過,減稅導致10年3.3兆赤字(撒錢是主軸) 13:00 另外的副作用,債務上限調高,TGA回補反而資金行情弱化! 16:30 7月留意止漲後的估值去化,減碼、短線操作保有彈性為宜 19:43 美元指數小結:川普政策公布,觀望確認趨勢再動作 ------ 21:12 6/30央行大力干預,季底結算從12%變9.9%, 22:52 許多台股公司面臨10%匯損,本業獲利遭全數吞噬 24:00 法人報告調降EPS浪潮正式開啟? 26:00 7月起Q2財報陸續公布,留意個股董事會時間 27:12 高位階、匯率尚未price in,多數個股押寶財報要謹慎 相關圖表與文章連結: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986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投資前緣新觀點—川普提出上任後的政策,仍主導市場行情的變化
Dec 2nd 2024
財經諸葛
川普第二任預期大刀闊斧改革,華爾街對政策反應偏向樂觀
道瓊指數本週前半連續上漲,並進入感恩節假期休市,美元指數則從高點走跌,川普交易出現過熱後的降溫,不過拉回的速度並不快。而AI發展仍然是主流,龍頭股NVIDIA仍然維持在130~140元的高檔區間,整體美股維持強勢的支撐態勢。
法人持續聚焦在川普的政策變化,其中石化燃料開採的支持是最明顯的逆轉,與近年因全球暖化的環保議題背離,但以美國的利益考量,中國持續出口低價電動車,反而是燃油車歐美保有生產優勢,因此不在強硬輔導電動車購置,而是保留同時發展,給予消費者更多的選項。
美國政府的權力相當龐大,能做的事其實很多,在權力上有立法機關進行拉扯,但本次共和黨參眾兩院全拿,可以預期川普將在第二任大刀闊斧改革,政策力度會很強。在美國通膨趨緩、經濟溫和成長的餘裕下,加上投行對於新任財政部長出身自華爾街,先行樂觀表態,靜候1月份川普實際上任後的實際行動,再調整給予新的投資評價。
關稅政策震驚全球,持續觀察並「快速調整」是最重要的
本週衝擊全球供應鏈的重大新聞,是川普在社群放話將對墨西哥、加拿大課徵25%額外關稅,針對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繞過關稅的廠商,揪出來重新整頓,這證明了商人治國,利益一分一毫都算得很清楚。而有墨西哥廠的台灣企業自然短期利空反應之外,也應該關注到近年往東南亞佈局的比重更高,相關國家開始提前購買美國農產品降低貿易順差等等,都是在為後續與川普交涉,提前布局談判籌碼。
川普調高關稅,預期會對物價造成推升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川普態度強硬,喊出誇張數字,但實際上幅度並不會如此高,並且會觀察物價波動的情形,快速調整應對。而投資人針對川普新政府的政策更迭,建議心態上保持「過猶不及」,不研究、漠不關心當然不行,但也不能廢寢忘食、驚弓之鳥,一昧的風險趨避,應當採取的是面對變化並積極調整。
投資前緣新觀點
川普社群治國重新上演,一則推文就能讓投資市場多空大震盪,因此短線操作的敏感度要很高,可能一覺醒來投資情勢否變。而波段布局操作上,好處是能承受短時間的動盪風險,但要抓對趨勢大方向,筆者認為川普上任,不會改變美國全球領導者的地位,美國經濟會變得更強,不會更差,但是對於全球其他國家來說,貨幣的衝擊與供應鏈的移轉,就需要細部觀察。
台灣是能源消耗國,並且產業結構以科技電子業為主,因此台股近期跌破季線,明顯連動費城半導體指數,而遠遠弱於美股的創高表現,但所幸相對外資賣壓,政府基金、投信法人等內資仍積極支撐,當指數無法成功護盤,資金轉移到上櫃中小型股,非理性的下滑並不會輕易出現。整體來看只要費半能有效止穩,台股也會迅速連動,現階段並不必做過度悲觀判斷。
面對詭譎多變的國內外政經局勢,總是可以第一手掌握投資趨勢與買點,專業、專心、專職,透澈的國際觀創造獨一無二的投資法則,擅長以法人思維的宏觀角度,研判台股與美股的行情多空。
投資前緣新觀點-論降息與市場波動
Jun 20th 2019
投資前緣新觀點-從反送中角度觀察美中貿易大戰
投資前緣新觀點-市場瀰漫敏感又脆弱的投資氛圍
Jun 26th 2019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