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15|美元指數持續走低,7月資金水位審慎節制為宜 |
0:55 美元指數重點在週K結構,政策連動大趨勢,不要看短線 3:00 空間:10年線剛跌破,時間:期中選舉還久,趨勢看延續 5:26 總經數據無法改變美元指數,顯示川普政策擔憂情緒仍大! 7:30 川普習性: 節假日大肆宣傳執政成績,利多好消息集中在前 10:00 美國國慶日後,避險情緒持續加溫,等待與忍耐是適合的 11:30 大而美法案通過,減稅導致10年3.3兆赤字(撒錢是主軸) 13:00 另外的副作用,債務上限調高,TGA回補反而資金行情弱化! 16:30 7月留意止漲後的估值去化,減碼、短線操作保有彈性為宜 19:43 美元指數小結:川普政策公布,觀望確認趨勢再動作 ------ 21:12 6/30央行大力干預,季底結算從12%變9.9%, 22:52 許多台股公司面臨10%匯損,本業獲利遭全數吞噬 24:00 法人報告調降EPS浪潮正式開啟? 26:00 7月起Q2財報陸續公布,留意個股董事會時間 27:12 高位階、匯率尚未price in,多數個股押寶財報要謹慎 相關圖表與文章連結: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986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投資前緣新觀點—FOMC會後偏鷹,但科技類股持續引領行情創高
Jun 17th 2024
財經諸葛
經濟數據助攻,龍頭科技公司基本面成長故事持續發酵
道瓊工業指數處於震盪偏弱的走勢,但盤跌過程中都有支撐下影線,處於高檔均線糾結的區間。然而與此同時,費半與那指仍再創新高,顯示科技股引領行情,仍是資金聚焦主軸。道瓊的表現與FOMC偏鷹的行情壓抑較為連動,反到是逆勢突圍的科技股,筆者認為短線熱度確實相當高漲,需要提防下週可能的休息與拉回。
就業與通膨數據同步偏向放緩,初領失業救濟金連續幾週突破22萬人,並且CPI、PPI雙重低於預期,市場預期降息2次,相對點陣圖較為樂觀,因此投資氛圍上,連動的公債殖利率下跌,對成長、科技類股評價最為有利。加上本週蘋果WWDC峰迴路轉,當日股價不賞臉翻黑,然而伴隨隔日投行報告出爐紛紛調升評等,看好升級AI手機為iphone今年換機潮注入一劑強心針,雖然未來性與創新性稍有不足,但久違的換機動機,挹注股價跳漲,加上先後於財報公布的法說中宣布股票拆分1拆10的輝達、博通兩大權值股,高階AI技術與產業龍頭公司,仍在前衝鋒,率先領頭本週科技類股再創新高。
利用AI新科技的實際應用展示與使用情境,為普羅大眾塑造夢想,大量AI投資也確實拉動了經濟數字,再加上積極推動製造業回流的政策,鞏固住了美國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推升法人投資信心的一大關鍵。
科技島發揮關鍵優勢,帶動台股表現私毫不遜於美股
台股本週的關鍵在週四的向上跳空缺口,且隔日震盪再度緩漲使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呈現有量有價,強於其他亞股,連動費半表現,呈現極其強勢、絲毫不遜色。科技類股為首的引領行情,充分反映在台股的資金現況,台積電與鴻海等主要權值股衝刺整數價位,持續拉升行情,雖然高檔背離,但現階段創高不預設立場,除非美股科技股拉回才會見到明顯的修正。
歸咎台股強勢原因,6月份從黃仁勳來台,強調台灣在AI供應鏈的關鍵貢獻,加上其他Computex的科技巨頭CEO發表演講,諸多利多題材與股價反應仍持續發酵。
對多數投資人來說,面對指數創高,漲勢與輪動必然有先有後,手中持股不一定立即反應,然而筆者認為投資氣氛只要維持,手中持有的成長股終會有補漲的機會,因此追價主流股創高是一種高難度的投資選擇,不妨採取持股續抱,資金匯聚與利多反應的行情也值得期待。
投資前緣新觀點
將時間拉長來看,筆者認為投資趨勢方向仍然清晰。操作上,因應盤勢,短線投資策略在高檔具備靈活的優勢,不過考驗著來回的操作節奏,停損的風險考量是必要的,然而就波段布局的投資策略而言,則不需過度頻繁進進出出,只要在公司成長前景未改變前,「偏多持有、逢低買進」仍為是對投資人最為直白明瞭且有利的操作策略。
面對詭譎多變的國內外政經局勢,總是可以第一手掌握投資趨勢與買點,專業、專心、專職,透澈的國際觀創造獨一無二的投資法則,擅長以法人思維的宏觀角度,研判台股與美股的行情多空。
投資前緣新觀點-論降息與市場波動
Jun 20th 2019
投資前緣新觀點-從反送中角度觀察美中貿易大戰
投資前緣新觀點-市場瀰漫敏感又脆弱的投資氛圍
Jun 26th 2019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