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投資前緣新觀點—關稅未定期間市場仍保守觀望,但終究會有明確答案使市場穩定向上


May 5th 2025

財經諸葛

關稅談判進行中市場觀望氣氛濃厚,AI科技股財報維繫反彈情緒

道瓊指數從關稅缺口41800目前回到40750,而Nasdaq已經收復關稅缺口,恢復得比道瓊更快。展望週K的價量關係,在談判持續進行中,結果尚不清楚之下,市場仍偏向觀望氣氛,因此先看回測40150的回測支撐。


近期財報眾多,蘋果首當面臨關稅影響,提列9億成本上揚,而AI硬體需求仍強勁,雲端科技股支撐著整體科技股的反彈表現,筆者認為GB200、300等AI算力需求仍十分強勁,做不做得出來是供應鏈的課題,因此支撐著輝達每一次的下殺,終會帶有新一波的彈升。而微軟公布財報後的跳漲7%,至少用實際營收獲利表現打消了短期空方疑慮,雲端業務維持33%強勁成長,而展望到競爭持續激烈的AI聊天機器人領域,使營運成長仍有變數,後續須持續觀察。


全球經貿政策未定,股市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平復 

從新聞報導來看,川普近期的貿易戰態度有所放緩,使整體股市趨穩但未彈升突破脫離下檔的格局,顯示市場仍充滿對關稅的恐懼。而經濟學家多半指出將造成衰退與通膨的後果,川普仍執意去做,就是因為想要解決美債與製造業的長期課題,筆者認為方向與想法是正確,但創造新格局同時,也破壞了全球供應鏈,確實低估了轉換陣痛期的影響。


而美國與中國是談判進度最慢、最為對立的貿易夥伴,兩方都正在積極尋找進/出口替代方案。而便宜貨品的取得成本提高,會不會造成後面的連鎖效應,從IMF最新預測數據可得知,將美國經濟成長調降0.9%至1.8%,也上調通膨至3%以上。這警示著全球政府,貿易政策的極大影響力,因為目前是按下暫停鍵回到基準的10%關稅,並不代表後面不課更高關稅


因此筆者認為傷害還是會造成,這點與先前幾週的分析並無二致,至於股市能否回到前高,確實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為單論尚未達成協議,不確定性的存在就是股市最大的壓盤因子,加上至少10%關稅的通膨效應,也對全球許多中小企業的生存,不只是獲利產生嚴重衝擊。筆者才會不斷強調企業要迅速動作與應變,絕不能坐以待斃。


台股加速反彈接近缺口,後續趨勢仍視美股而定

台股一週以來連續向上,尤其週五的放量大漲,努力地試圖填補跳空缺口,先前比起全球股市弱,自然近期反彈相對美股而言更強,短期更偏向樂觀。後續應可以看到,未恐慌殺低的投資人,有機會陸續迎來解套,時間點端看手中個股與加權指數位階的差異而定,謹記回升較慢的個股,只要營運成長理由存在仍可以持續等待。


台股大體而言,仍緊盯國際股市來走,國內的訊息包含財報、央行發言等等,多半影響到的是資金標的的快速輪動,要走出趨勢,明顯美股走出明確方向性才是最為關鍵的核心。畢竟台股在關稅談判上,屬於第二波,仍會先視日韓的談判結果,再來進一步往稅率調降努力,另外,新台幣匯率已經有明顯升值的動作,這也是有利於與美國談判的因素之一。


投資前緣新觀點

筆者認為暫緩90天到期,還未談成的國家會有展延的空間,並且目前已有3個貿易大國提出很快會談成,包含印度、日本等等,一但確立了談判結果,就會使全球政府,迫於在經濟穩定、選票壓力之中,盡快地跟進往中值靠攏協商,政策動盪總是會劃上休止符,過程會需要時間也伴隨動盪,但股市預期會在緩步過程中往上走,走到前高都並不意外。


因此就操作策略來說沒有太大改變,目前仍然是有利於布局的時機,至於短線操作上,也有相當多的機會。會建議投資人不能總是保守觀望,等待上漲、投資熱度起來時,才跟風進場,應該要調整心態。

財經諸葛
財經諸葛

面對詭譎多變的國內外政經局勢,總是可以第一手掌握投資趨勢與買點,專業、專心、專職,透澈的國際觀創造獨一無二的投資法則,擅長以法人思維的宏觀角度,研判台股與美股的行情多空。

收藏

相關文章

討論區

留言

...

訪客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