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投資前緣新觀點—看清市場空方言論真實目的,擬定正確投資策略


Mar 17th 2025

財經諸葛

靜候坐上談判桌與釋出對策,不應徒增恐懼

道瓊指數4個交易日連續下跌,雖留有下影線,但都無法止住破底跌勢,所幸費半等科技股有率先止穩的跡象,但筆者認為測底持平後反彈仍不能過度預期,因為所有投資人,都仍對川普關稅消息觀望,導致相當悲觀的投資情緒。加上機構法人還在對位階過高的標的,進行估值修正,同步為後續價差創造足夠空間,這才是下跌主因,筆者並沒有看到獲利下修的負面因素。


油價持平、美元穩定,都是有利於支撐股市,看待止跌仍可能隨時出現,但情緒波動仍大無法明確預測。並且從經濟數據來看,仍是通膨放緩、就業穩定。當然川普關稅戰還沒開打,有許多聲浪認為根本還沒反應到實際數據,不過筆者認為,川普的強硬,是為了吸引關稅的談判,商務部仍會針對通膨潛在影響較大的貨品,視情況調整甚至豁免。


各國政府,是絕不希望經濟衰退的,並且人民對物價通膨的既視感仍在,早期的態度強硬,多半是為了後續協商互相讓步做準備,當坐下來談判時,民意的壓力浮現,自然會有和緩的空間,目前更傾向是華爾街眼看著川普的行動,順勢操作,釋放刻意為之的空方言論。不建議投資人徒增恐懼,而忽視各國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釋出對策,筆者仍維持短空長多的看法,市場因恐慌而跌,但眾望所歸之際,股市的樂觀情緒回歸,自然迎來反彈,此時反而視為是機會。


AI發展與需求支撐經濟發展,短空長多看法不變

AI總是能顛覆眾人的看法,加速發展進程提前,總是一再發生,AI的新樣態與新應用持續映入眼簾,無論軍工、消費、製造業,需求都不斷提升。軟硬體發展將是互相扶持,更先進前緣的應用出籠,會帶動龍頭廠商紛紛競逐更高階的硬體需求,同時二三線的廠商,也隨之跟進跨入,完成硬體升級,筆者認為東西貴了就會跌,漲到極致就會修正,無非而已。


台灣投資人關心的台積電的赴美擴廠,有關於國安問題、合資其他半導體廠收購INTEL製造部門,新聞滿天飛,但回過頭去看魏哲家所提的,台積電主要是契合未來的狀況,也就是美國客戶的需求,因此擴大投資本就在計畫之中。至於股價的修正與外資提款,也正是符合上述所說,創造未來的投資空間,有未來性、強勁應用需求的公司,後續的成長肯定會繳出好的成績。


投資前緣新觀點

台股3/11的跳跌,摜破了前波頸線,但收了長下影線,本週未在破低點,目前22000的整數關卡防守應是連動到費半的表現,川普的關稅政策對應到台灣以硬體製造出口為主,自然是遭到相當大的衝擊,但是台灣的企業面臨挑戰,也非一天兩天的事,海外設廠、轉口貿易,已達成供應鏈分散化,進行動態調整,都已經是過去至未來,都持續在做的事。股價的波動,並非未來展望轉差,仍是歸咎於短線信心不足,因估值修正而法人調整


操作上的看法,與先前幾週類似,結合美股一併來看,短線操作依舊可進行,但伴隨震盪擴大,難度也增加,若著眼於估值進一步修正,反而會看見好公司浮現的布局買點。標的的選擇上,汰弱留強是必然,但只要未來性夠好都不用動,甚至可因應大波段修正進場加碼。市場上的短線訊息紛雜,建議投資人應該注意,但不用過度在意,更應該聚焦到產業與公司的中長期未來發展性,相信本文的論述,已足以回應「股價下跌究竟是機會還是風險」的相關疑問。

財經諸葛
財經諸葛

面對詭譎多變的國內外政經局勢,總是可以第一手掌握投資趨勢與買點,專業、專心、專職,透澈的國際觀創造獨一無二的投資法則,擅長以法人思維的宏觀角度,研判台股與美股的行情多空。

收藏

相關文章

討論區

留言

...

訪客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