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24|AI股輪番上漲,OpenAI才是天大利多幕後黑手!? |
1:21 Oracle財報當天暴漲30+%,一吐一個月來怨氣 2:48 RPO(剩餘履約義務)暴漲3倍,大幅調高估值或質疑? 4:50 OpenAI 5年3000億合約,就是RPO暴增主因 6:58 OpenAI現金流、營收,及燒錢後的募資狀況審視 12:37 Nebius大漲,跟微軟大單有關,相比之下故事合理多了 16:10 CoreWeave主要是高檔腰斬後的反彈 17:23 ASIC VS GPU伺服器的競爭關係持續存在 19:04 OpenAI是話題核心,利多/利空新聞擴散效應強! 21:45 再一次核心觀點:「AI產業若轉折,必然從大買家開啟」 22:34 OpenAI不是上市公司,且公司誠信不良 25:32 本集小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隼先生怎麼說-強勢銀行股成最後一棒? 財報季開跑將受嚴格檢視
Jan 6th 2023
隼先生
美股財報季的開端: 銀行股密集先公布:
進入1月第2週開啟美股財報季,重點個股公布時程與預測整理成下表:
※市值、營收單位:十億美元;EPS單位:美元;(P)、(A)分別代表盤前、盤後公布
1/12(五)是銀行股密集公布的一天,以及道瓊權值龍頭股-聯合健康保險,這幾檔個股,都是非製造業,有較為暢旺的疫後復甦效益、相較商品類必須折扣降價,反而受惠到穩定通膨價格,營收、獲利成長,前幾季財報利多,也反應在股價的抗跌上。
至於再下週二,1/16 是兩家投行業務為主的高盛(GS)、摩根士丹利(MS),對比於美銀、小摩等屬於商行比重較高,在獲利或激勵上,雖同步於債券殖利率下降的回沖利益與股市熱度,但另一部分也受到諮詢業務、IPO業務仍持續寒冬(僅10月ARM 唯一亮點)。
資金先卡位,相較電子股的抗跌:
從10月底起的反彈,一波又一波看回不回的漲勢,主要是降息預期→大型股的資金集中效應,而就大型股的集中效應,在1/2利空新聞與破線後反轉,賣壓也集中形成連續多殺多,但是當前多頭震盪氣氛並未結束,看好仍有至少一次的反彈波段,以確認上方的均線反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並未出現通殺行情,就銀行股、醫療保健股下週先公布財報,股價仍相對持穩(如下圖),研判資金還未全面轉向,行情處於由多轉平,陸續結束波段多頭的架構。
XLF (美股 金融股ETF)
XLV (美股 醫療保健股ETF)
結論: 會是最後一棒嗎!? 兩大個股會受嚴格檢視
就如同近幾日的電子科技股,月線走平且/跌破是最基本的結束多方波段指標,以兩大指標股而言:
聯合健康保險(UNH): 在歷史新高價附近徘徊,主要是2023連續3季EPS的成長都是趨緩低於先前多年來15%複合年成長,因此被給予25倍高本益比,Q4 EPS的年成長率能否回升,會是數據上一翻兩瞪眼的股價關鍵因子,否則難以支撐當前的高股價。
摩根大通(JPM): 在銀行股危機時吃下第一共和,撿便宜承接大量的存/貸款,是2023最大贏家,EPS有明顯跳增,股價創歷史新高,但併購的EPS效益大致在Q3反應已完畢。但對商業銀行而言,尤其要注意,降息預期與公債殖利率下降,使股票評價大幅回升,但預計逐漸縮小的利差架構,也是衝擊淨利息收益的直接影響,如果公司沒辦法新增其他的額外利多,不少商業銀行股可能會在Q4財報開出利多最後一棒。
擅長運用各式金融商品報價、總經數據進行配對整合分析,並對華爾街 buyside 、散戶投資心理面,有獨道見解。 著重由上而下,股匯債整體趨勢預測,擬定交易策略。
隼先生怎麼說-先知先覺而非牆倒眾人推
Oct 17th 2020
隼先生怎麼說-盤中零股交易上路,高價股定生死
Oct 23rd 2020
隼先生怎麼說-別再追空! VIX期限結構看門道!
Oct 30th 2020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