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24|AI股輪番上漲,OpenAI才是天大利多幕後黑手!? |
1:21 Oracle財報當天暴漲30+%,一吐一個月來怨氣 2:48 RPO(剩餘履約義務)暴漲3倍,大幅調高估值或質疑? 4:50 OpenAI 5年3000億合約,就是RPO暴增主因 6:58 OpenAI現金流、營收,及燒錢後的募資狀況審視 12:37 Nebius大漲,跟微軟大單有關,相比之下故事合理多了 16:10 CoreWeave主要是高檔腰斬後的反彈 17:23 ASIC VS GPU伺服器的競爭關係持續存在 19:04 OpenAI是話題核心,利多/利空新聞擴散效應強! 21:45 再一次核心觀點:「AI產業若轉折,必然從大買家開啟」 22:34 OpenAI不是上市公司,且公司誠信不良 25:32 本集小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隼先生怎麼說-FED的「傻拖」,造就美國10年債續弱趨勢
Nov 3rd 2023
隼先生
還需要解讀 FOMC ?「不用!就是繼續傻&拖」
本次 FOMC 會議在維持利率、縮表規模、經濟強勁不排除升息,總而言之,就是要繼續觀察狀況的論調下結束。符合市場的預期,沒有繼續進一步動作,也沒有帶來衝擊性發言。
→一切以「拖」待變,而對於近 3 個月來 1.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持續飆升、2.上半年 AI 風潮推升的各式資產價格上漲,帶動經濟、通膨仍強勁等新問題,也就是持續裝「傻」,不表態只表明未來會再觀察。
目前的重點在於 10 年美債殖利率狂漲,會壓抑其他金融資產
原因在於,一再提到的 FED 政策工具主要還是兩個,資金價格:利率調整、資金量:印鈔/縮表,FED 政策利率的路徑在 7 月升息 1 碼後,維持凍結,連帶的升息預期也是,另一方面縮表的龜速,量體太小完全難以改變目前的資金架構。目前的通膨並未飆升,重點在於「降不下來」,這使得是鮑爾不放棄 2% 長期目標,抑或是點陣圖中 longer-run 的投票 (未來會回歸較低利率) 都像是天大笑話。
當然市場不會買單,金融機構蠢蠢欲動,幫大家複習:「 2 年期公債殖利率由 FED 政策利率主導(如下圖紅線 7 月後走平),10 年期就由市場來共識 (如下圖藍線 7 月後持續緩漲),以通膨、經濟預期等,由金融機構龐大資產來主導。
帶動 3 個月來全球股匯市的轉弱,順應 AI 狂想曲的激情降溫帶動本益比回落,加諸於美國政府關門危機、眾議院議長霸免、以巴衝突等美國相關政治事件,使得市場不停拋售美債, 10 年期公債不斷下跌(殖利率飆至 5%),影響大機構資產配置,壓抑其他金融資產的價格」
筆者的其他看法:機構虎視眈眈
不只是資產配置,還有短線資金攻擊,國際避險基金這群豺狼虎豹不是吃素的,看準一狗票散戶進場大買美債、以及機構效應,在尚未止跌的情況下,還可以製造刻意的空方攻擊形成多殺多,尤其是在關鍵整數價位上逼出停損 (ex:5%),言論上就有研調機構像是 NDR 與一派做空機構,趁勢喊出:「10 年期殖利率將破7%,因為政策拖下去,經濟避免了衰退,且未有大事件發生,可估算 PCE(3.4%)+中性利率R*(2%)+長期債券溢價 (1.65%)=7.05%」
(編按:當然這個估算很有質疑性,帶風向的涵義居多,畢竟中性利率的各式模型預估是可以偏差很大的,ex: 聯準會估 0.8% 左右,其他模型如下圖)
總歸而言這是趁 FOMC 前散戶情緒較不安,美股二次破線修正的真正短線核心原因。
結論:匯債嚴峻依舊,股市盤整大架構下的短線多空來回攻擊
綜合上述,筆者認為當前對於金融市場的目光與投資應對態度,不應該是「事件性的狂賭激進操作」,而是「僵局泥淖下的來回操作、少量測試及布局」,就具體而言就是盤整趨勢下,此時沒有強漲/跌,小波段的來回多空為主,所以技術面重新抬頭,按表操課、定點停利尤為重要,過度主觀的幻想大漲大跌,多半會使持有的資產,漲漲跌跌回原點。
擅長運用各式金融商品報價、總經數據進行配對整合分析,並對華爾街 buyside 、散戶投資心理面,有獨道見解。 著重由上而下,股匯債整體趨勢預測,擬定交易策略。
隼先生怎麼說-先知先覺而非牆倒眾人推
Oct 17th 2020
隼先生怎麼說-盤中零股交易上路,高價股定生死
Oct 23rd 2020
隼先生怎麼說-別再追空! VIX期限結構看門道!
Oct 30th 2020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