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01|「放緩縮表」是利多主因! 點陣圖與經濟展望不宜喪事喜辦 |
1:13 去年12月早已預告「放緩縮表」是手中的王牌 先總結本次FOMC的3大重點,與重要改變: 2:38 放緩縮表才是真正的利多因子,其餘不宜喪事喜辦 4:35 FED態度重大轉變,停滯性通膨雙重風險上調 7:30 ONRRP見底任務告終,商品通膨細項要更注意研究 來談談定量分析(數據) 10:20 貨幣政策兩大項: 利率不變與縮表放緩200億/月 12:12 SEP的指向通膨、衰退雙重風險上升 13:10 點陣圖實實在在的上移,只談中位數不變很粗糙 15:25 估算平移上調0.2碼 關於定性分析(鮑爾談話與記者問答) 18:48 鮑爾言論安撫市場,現在數據安好、未來等數據 20:00 利率政策將動輒得咎,放緩縮表這張王牌此次已打 21:45 商品通膨吸引關注,但3月數據變化仍小(潛在利多) 24:50 鮑爾:「調整先前預測將成為慣性」(值得細品) 27:30 就業穩定,裁員率若上升才是重點 29:35 鮑爾點名商品通膨與關稅有高度相關 30:50 縮表確實有其原因,但為何是本次? 33:20 沒提到的ONRRP就是關鍵,4月時序將正式觸底 總結: 36:30 投資決策,短短短! 保有多空彈性空間 38:41 GTC沒有驚喜(中性),跟供應鏈消息9成像 詳細圖表與文章連結: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92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權證如何賺錢?
Jul 8th 2019
BigEcon
一、影響權證價值的因素
1. 標的股票價格
投資人購買認購權證是為期待股價上漲,因此只要標的股價越高,認購權證就越值錢
2. 履約價格
履約價格越高會使投資人較不願意購買認購權證,因為較難實現履約,因此價值會越低
3. 標的股票價格波動率
當個股波動率越大,投資人越有獲利的機會,因此波動率與權證的價格有正相關的關係
4. 存續期間
權證會隨著到期日接近,價值越低,存續期間越長,權證就越值錢
5. 市場利率水準
當利率較低,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相對較低,因此投資人可以買入相對價值較低的認購權證,而利率較高時,投資成本提高,權利金也會增加,利率因素對權證價值的影響並不顯著
二、風險係數
1. Delta 值
Delta = 認購權證價格變動/標的價格變動,用來衡量標的物價格變動1單位時,對購權證價格變動的影響,當 Delta 越高,權證價格會隨著標的物價格增加而大漲
2. Gamma 值
Gamma 值= Delta 值變動值/標的物價格的變動值
衡量標的物價格發生變動時, Delta 值變動的比率
3. Theta
Theta 值=認購權證價格變動值/到期日變動值,Theta 值表示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權證價格隨著時間下跌的速度
4. 波動率
(1) 歷史波動率:
歷史波動率越大的股票,大起大落的可能性會越大,歷史波動率越小的股票,大起大落的可能性會越小
(2) 隱含波動率:
隱含波動率與歷史波動率不同,他的數值會隨著權證價格改變,標的價格、履約價格、存續期間、市場等因素都會影響到隱含波動率的計算,當投資人推算出的隱含波動率走高,權證價格會上升;相反地,投資人預期標的波動幅度越小,權證價格愈便宜
三、交易成本
1. 手續費:
不論買入還是賣出權證都需支付手續費千分之 1.425,和股票一樣,會根據各家券商提供的折數會有不同的價格。
2. 交易稅:
賣出時需支付千分之 1 的交易稅
閱讀完以上的詳細分析,下面要考考各位讀者的吸收程度:
1. 下列何者不是影響權證價格的因素?
(A) 標的物價格
(B) 存續期間
(C) 證券商的規模大小
(D) 股價波動率
解答:(C)
2. 風險係數為觀察權證價格的重要指標,中川是個謹慎的人,他通常都會先看風險指標來決定要不要買權證,哪一個可能是他衡量的風險係數之一?
(A) Alpha
(B) Eta
(C) Sigma
(D) Delta
解答:(D)
3. 在交易權證時,在買入和賣出時各需付出何種費用?
(A) 買入時:手續費;賣出時:交易稅
(B) 買入時:手續費+交易稅;賣出時:交易稅
(C) 買入時:手續費;賣出時:手續費+交易稅
(D) 買入時:手續費;賣出時:手續費
權證交易制度
May 17th 2019
怎麼購買權證
Jul 26th 2019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