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24|AI股輪番上漲,OpenAI才是天大利多幕後黑手!? |
1:21 Oracle財報當天暴漲30+%,一吐一個月來怨氣 2:48 RPO(剩餘履約義務)暴漲3倍,大幅調高估值或質疑? 4:50 OpenAI 5年3000億合約,就是RPO暴增主因 6:58 OpenAI現金流、營收,及燒錢後的募資狀況審視 12:37 Nebius大漲,跟微軟大單有關,相比之下故事合理多了 16:10 CoreWeave主要是高檔腰斬後的反彈 17:23 ASIC VS GPU伺服器的競爭關係持續存在 19:04 OpenAI是話題核心,利多/利空新聞擴散效應強! 21:45 再一次核心觀點:「AI產業若轉折,必然從大買家開啟」 22:34 OpenAI不是上市公司,且公司誠信不良 25:32 本集小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選擇權怎麼賺錢
Jul 8th 2019
BigEcon
一、履約價格
交易的買方和賣方都需要找到雙方都同意的標的物價格,這樣才能形成交易市場,標的物的價格就是履約價格。舉例來說,白白買了一口履約價格6100點的買權,如果指數上漲到 6200 點,那麼白白的獲利為( 6200-6100 ) × 50 元 = 5000 元
二、價平、價內、價外
1. 價平:履約價格=標的物現貨價格
2. 價內:履約價格可以讓買方或賣方立即獲利
(1) 買入買權:履約價格低於標的物價格
可想成買方以較低的價格履約後立即賣出獲得利益
(2) 買入賣權:履約價格高於標的物價格
可想成買方以比市價高的價格賣出獲得利益
3. 價外:和價內相反,執行選擇權時無利可圖
(1)買入買權:履約價格高於標的物價格
(2)買入賣權:履約價格低於標的物價格
買權圖形
三、權利金
買方願意花多少錢購買合約履行價格的權利稱為權利金,而權利金的組合是由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所形成。
1. 內在價值
標的物價格和履約價格間的差異,內在價值的計算目的是要了解選擇權在價內的程度,若台股現貨為 9000 點,履約價格為 8800 點,內在價值= 9000-8800=200 點
2. 時間價值
權利金和內在價值的差異,超過內在價值的部分則是時間價值,時間價值為賣方所需承擔的時間風險,因此離到期日越近,時間價值越低,到了到期日,時間價值會歸零,若權利金價格為 250 點,時間價值= 250-200=50 點
一點為 50 元進行換算,權利金= 250×50 = 12500 元
3. 影響權利金相關因素
(1) 歷史波動率
過去歷史波動幅度大和歷史波動幅度小的商品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如果價格起伏很大可透過大漲大跌的策略因應,若走勢較溫和,整盤操作策略效果可能更好
(2) 隱含波動率
如利率等市場隱藏因素、市場的期待因素都會影響商品的隱含波動率,若隱含波動率越大,大漲大跌的機率就越高,相反隱含波動率越小,盤整的機率就越高。
四、風險係數
(1) Delta
Delta 值=選擇權權利金變動值/標的物價格變動值,這是風險控管中最重要的指標,用來衡量標的物價格變動1單位時,對選擇權價格變動的影響,當標的物上漲1點時,選擇權價值會發生變化,對買權來說,權利金會隨標的物上漲而上升,對賣權來說,權利金會隨標的物上漲而下跌
(2) Gamma
Gamma 值= Delta 值變動值/標的物價格的變動值,衡量標的物價格發生變動時,Delta 值變動的比率,選擇權在深度價外時,Gamma 值變動較慢,在價平時 Gamma 值變動則較快
(3) Theta
Theta 值=選擇權權利金變動值/到期日變動值,Theta 值表示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權利金隨著時間下跌的速度,通常選擇權越接近到期日時,價平選擇權時間價值消耗越快
閱讀完以上的詳細分析,下面要考考各位讀者的吸收程度:
1. 阿花上課抄了一段選擇權的筆記,可是他有一部份抄錯了,是下列哪一部分抄錯呢?
(A) 價平時,履約價格 = 現貨價格
(B) 價內時,買入買權,履約價格低於標的物價格
(C) 價外時,買入賣權,履約價格低於標的物價格
(D) 價內時,買入賣權,履約價格低於標的物價格
解答:(D)
2. 阿繪最近正在考慮要不要購買選擇權,可是他不太理解權利金的價值怎麼去計算,所以他去問了老周,老周也細心地跟他解釋權利金的構成因素,權利金的價值主要是以那些因素構成?
(A) 時間價值、內在價值
(B) 時間價值、外部價值
(C) 外部價值
(D) 內在價值、外部價值
解答:(A)
3.在風險係數中,風險控管最重要的指標為何?
(A) Delta
(B) Gamma
(C) Alpha
(D) Theta
選擇權交易策略
May 17th 2019
選擇權交易制度
Jun 13th 2019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