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06|科技股財報一刀切,軟硬體股價表現嚴重分歧並非好事 |
1:15 總經、美股財報一連串事件的反應 3:47 AI軟體拉貨/投資強恆強;非AI科技提前面臨關稅拷問 7:37 台股5/2個股也一樣分歧,財報法說不覺得有差這麼多 10:40 推測情緒面、程式單為主軸,非良性多頭輪動結構 15:30 AI軟體延續先前評價模式: EPS、費用率、雲端業務成長 17:30 META本季資本支出小幅低於預期,但調高全年支出 22:02 下半年AI資本支出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建議逐月觀察 24:50 蘋果、亞馬遜被投行挑毛病在哪? 30:03 台灣OEM股接續公布財報要小心毛利率壓抑 34:10 台股獲利減碼電子股、轉進非電子股配置,延續上週觀點 文章與數據連結: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95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外匯簡介
Jul 26th 2019
BigEcon
購買外匯,其實就是購買外幣,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而貨幣的價值會受到政策、經濟等因素影響,使得貨幣的交換價值(匯率)每分每秒都會變動,所以除了出國旅遊,投資人也可以透過外匯進行投資。
1. 購買外匯原因
(1) 有外幣需求
出國旅遊、出差或者計畫未來移民時,到了國外需要用到現金交易,因此在出國之前一定會購買外幣。
(2) 避險投資
買入外匯最常見的原因是為了避險,比方經濟局勢不好時擔心台幣貶值,或是為了外幣存款,要換成外幣存入外幣帳戶,有些外幣存款的定存利率比台幣高了不少,因此也是一種避險方式。
(3) 賺匯差
由於匯率也幾乎會隨時變動,可透過匯率的高低波動買高賣低以獲取利潤。
2. 投資外匯的優缺點
3. 外匯風險
購買外匯的風險基本上以匯率的變動為主,國家政策、總體經濟甚至是國家產業變化都是影響到匯率的因素。
4. 外匯其他投資商品
(1) 外幣型基金
外幣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等其他基金運作模式相同,只是標的變成了外幣。
(2) 外幣保證金交易
充分利用了槓桿投資的原理,在金融機構之間及金融機構與投資者之間建立了一種遠期外匯買賣方式,擁有少額資金的投資者也能到金融市場上進行外匯交易,但相對地,風險也較高。
5. 常見外幣
閱讀完以上的詳細分析,下面要考考各位讀者的吸收程度:
1. 馬克思最近正打算要購買外匯,下列何者不會是馬克思購買外匯的目的之一?
(A) 賺取手續費
(B) 避險投資
(C) 賺取匯差
(D) 出國旅遊
解答:(A)
2. 小白今天要投資外匯,知道投資外匯有很多優點,但還是有一些缺點,下列何者不是外匯投資的優點?
(A) 外匯資訊透明
(B) 外匯交易時間長
(C) 外匯可能因匯差造成損失
(D) 外匯流動性高
解答:(C)
3. 購買外匯時也會有許多風險,下列何者不是需要注意的風險之一?
(A) 人口多寡
(B) 國家政策
(C) 經濟變化
(D) 產業變化
外匯保證金
Jun 13th 2019
外匯保證金交易
Jul 12th 2019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