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本週全球經濟筆記: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4.3% 創16年新高、日本維持鴿派指引 日幣貶至150關卡、英國通膨趨緩 消費信心指數增加


Sep 25th 2023

BigEcon

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 4.3% 創 16 年新高

9/21 美國聯準會 Fed 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後,宣布利率按兵不動維持 5.25%-5.5% ,符合市場預期,但仍是 22 年來的利率最高水準。根據利率點陣圖顯示,多數決策委員認為年底前聯邦利率有再升 1 碼的空間,今年底將上調至 5.6% 。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將通膨率持續降至 2% 的過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升息的預期下,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站上 4.5%大關,創下 2007 年 11 月以來 16 年的新高。




市場預估年底前升息,導致美國 10 年公債殖利率上升的原因有 3 個原因,高油價、低失業、美政府龐大赤字。從今年 7 月以來,全球兩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實施石油減產,外界認為可能是中國經濟表現不如預期所致,也讓今年穩定維持在 70-80 美元一桶的油價開始攀升。 9 月初沙俄兩國宣布減產計畫延長至年底,美國經濟成長助長原油需求,進一步導致油價上漲,布蘭特原油及 WTI 石油均已接近去年 6 月高點,市場甚至預估油價很快破百。油價的上漲也導致物價難降,目前通膨離聯準會設定的通膨 2% 僅差最後一哩路,7 月及 8 月的 CPI 又往上攀升,也讓預期升息止步的聯準會成員認為有必要再次升息。




美國的失業率也一直維持在 4% 以下的穩定水準,儘管近期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 S&P Global 發布美國 9 月份綜合 PMI 初值,由 8 月的 50.2 降至 50.1 的七個月低點,已近乎停滯。服務業 PMI 由 50.5 降至 50.2 ,為八個月低點,製造業由 47.9 略升到 48.9 ,創兩個月新高,但失業率並未明顯拉高。主要原因在於市場對於藍領技術工人需求孔急,白領員工雖然遭到裁員,但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並未大幅攀升,顯示多數員工能順利轉換。在低失業率的支撐下,美國民間消費成長穩定,也讓美國 GDP 溫和成長,因此 CPI 難以回落至聯準會設立的 2% 目標。




最後,美國兩黨就 2024 財政年度的預算爭吵不休,目前仍有 12 項替政府提供資金的撥款法案,尚未獲得國會通過,若無法在 9/30 前通過臨時撥款法案,美國聯邦政府自 10/1 起就要關門停擺,將是自 2019 年 1 月後,再次上演美國政府關門危機,短暫關門的機率甚至接近 50% 。今年 6 月,美國才爆發「債務上限 Debt Limit 」危機,兩黨在最後一刻總算達成同意提高債務上限的共識。如果當時債務上限沒有提高,美國政府無法再透過舉債籌措資金,也將造成政府無法正常運作。


美國眾議院原定於 9/19 舉行程序性投票,以通過共和黨提出的持續決議,為聯邦政府提供 9/30 資金耗盡後所需的「臨時撥款」。但由於共和黨內部分歧,最終取消了這次投票。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支持這項撥款法案,當被問及取消投票時,麥卡錫告訴記者:「我只是在重新考慮;我們允許人們在一起討論。」至於何時會在全院表決該法案,他表示很快就會。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計算,上次政府關門,帶來 30 億美元的永久損失。但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也坦承,許多間接的影響難以量化,因此真正的損失可能會更嚴重。


日本維持鴿派指引 日幣貶至150關卡

9/22 日本公布 9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從 8 月的 49.6 點降至 48.6點,是連續第 4 個月製造業萎縮,低於 50 代表產業萎縮,從 4 月以來已連續 6 個月低於 50 點,今年 5 月一度衝破 50 點,無奈 6 月以來產業再度陷入負成長。而 9 月製造業受到全球不景氣影響,新訂單指數降至 7 個月低點。另外 9 月服務業 PMI 從 54.3 點降至 53.3 點,是今年 1 月以來最低點,導致 9 月綜合 PMI 從 52.6 點降至 51.8 點。






同一天日本也公布 8 月不包括鮮食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1% ,跟 7 月一樣 CPI ,年增 4.3% ,也與 7 月相同。日本核心 CPI 已連續 17 個月,都在央行目標值 2% 以上。日本 8 月 CPI 未明顯下滑,主要是由需求拉動的通膨還在,加上油價上漲帶動的成本推升通膨似乎又開始敗部復活。雖說不少日本上班族在今年都有加薪,但薪資增幅還是不及當地物價的漲幅,面對大漲的商品,消費力道很自然就會縮手。


日本央行一直維持超低利率,就是希望能刺激景氣成長,避免日本掉入經濟發展停滯,可能出現停滯性通膨的深淵。 9/22 日本銀行舉行金融政策決策會議決議短期利率目標維持在 -0.1% 不變,日本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目標保持在零水位附近,皆符合預期。此外,為了將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在 0% 左右水準,將不設上限、收購必要金額的長期國債。


日銀維持「必要時將毫不猶豫進一步採取寬鬆措施」的前偵指引,並在政策聲明指出:「由於國內外經濟與金融市場籠罩非常高的不確定性,日銀將耐心維持貨幣寬鬆,靈活因應經濟活動、物價及金融環境的情勢發展。」。「我們尚未預見通膨穩定持續的達成目標,那正是我們必須耐心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的原因。」日本日銀總裁植田和男提到,日本企業漲價超出預期,阻止通膨放緩,意味回收貨幣刺激措施的條件逐漸成形,但仍須花時間評估薪資、服務業價格等數據才能談升息。


日本央行持續超寬鬆政策,依舊偏鴿立場下,並強調如有必要仍會擴大寬鬆,意味日銀不急於讓刺激措施退場。消息傳出後日本股匯雙殺,日圓急貶至 148.20 兌一美元左右,進一步逼近 150 心理關卡,市場認為日圓續跌可能促使日本當局出手干預的重要防線。




英國利率維持 5.25% 通膨趨緩 消費信心指數增加

9/21 英國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 5.25% 不變,為 2021 年 11 月來首次不升息,未跟隨歐洲央行持續升息的步伐。央行高層內部對於是否應維持利率水準的立場,呈現正反兩派的差距極接近。這次貨幣政策委員會 MPC 九名決策委員裡,有五人支持按兵不動,四人支持升息至 5.5% ,顯示 MPC 處於「微妙平衡」狀況。




英國央行總裁貝利指出,雖然過去幾個月通膨大幅縮減並持續下降,但他強調目前仍須確認通膨是否返回正常水準,同時 MPC 也關注在連續升息下,通膨的壓力和經濟韌性,包括勞動市場的緊俏程度、薪資成長和服務通膨狀況。9/20 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英國 8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為 6.7% ,創 2022 年 2 月來最低增幅。剔除高波動性的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 從 8 月的 6.9% 大幅降至 6.2% ,通膨率仍遠高於央行 2% 目標水準。


英國通膨年增率已從去年 10 月的高點 11% 明顯下降,但仍是西歐通膨最為高昂的國家之一, 8 月份通膨僅次於奧地利和冰島。英國商會近期發表調查指出, 46% 受訪企業受到升息的負面影響,零售業和旅宿業受創尤深;英國製造業組織 Make UK 也預估,受高利率、工廠訂單萎縮大環境不景氣影響,英國今年製造業生產預計將萎縮 0.5% 。




不過英國近日通膨降溫且勞工薪資成長,皆讓消費者對個人財務狀況及消費能力恢復信心。 9/22 市調機構 GfK 公布英國 9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增加 4 點至 21 點,創下去年 1 月以來新高,也優於經濟學家的預期,反映英國消費者對經濟前景及通膨預期更加樂觀。 GfK 表示雖然消費者信心上揚是好事,但許多英國家庭仍然深受生活成本危機所苦,經濟環境仍然嚴峻。目前消費者信心仍然壓抑、金融市場信心不足。未來英國央行是否升息仍須觀察通膨變動。央行終止連續 14 次升息後拖累英鎊走弱,盤中兌美元匯率貶值 0.7% 至1.2256 美元,創六個月新低。




本週全球經濟數據時程

後續市場走勢,仍需持續關注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



BigEcon
BigEcon

收藏

相關文章

討論區

留言

...

訪客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