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本週全球經濟筆記:日本世博會開幕 經濟效益3 兆日圓 PPI創歷史新高、美國CPI低於預期 通膨意外爆冷 關稅引發通膨後續反應、電子產品 豁免對等關稅 歐盟暫緩對美報復性關稅


Apr 14th 2025

BigEcon

日本世博會開幕 經濟效益3 兆日圓 PPI創歷史新高

4/12 日本在大阪市舉行世界博覽會的開幕式,大阪世博有 158 國及地區、 7個國際機關參加,展期至 10/13 為止,共 184 天,可望吸引約 2800 萬人次進場,估經濟效益近 3 兆日圓。大阪世博預售票這幾天售況佳,可能是因為即將開幕,加上預售票較便宜,民眾搶在這陣子購買,包含預售票在內,整體售票目標是 2300 萬張票。如果要支付世博營運費 1160 億日圓的話,需販售 1800 萬張票。


而日本國內, 4/10 日本央行 BOJ 公佈統計數據指出,因米價飆漲, 2025 年3 月份日本企業物價指數 PPI 為 126,高於市場預期的 3.9% ,也較去年同期月增率 4.2% ,連續第 49 個月增長,且增幅呈現擴大,已連 7 個月達 3% 以上、連 4 個月達 4% 以上水準,指數值創有數據的 1980 年以來歷史新高紀錄。企業物價指數即生產者物價,被視為是消費者物價 CPI 指數的領先指標,日本總務省將在 4/18 公布 3 月份消費者物價 CPI 指數。


針對川普政府的關稅以及日本物價高漲的現況,日本聯合執政的自民、公明兩黨,要求政府對人民普發現金,編列於 2025 年度補充預算案,以期在本屆國會通過,協助民眾度過美國川普政府祭出的關稅以及高物價的難關。自民黨內出現要求普發每人 3 ~ 5 萬日圓的聲音。公明黨內有要求發 10 萬日圓的意見,目前朝不限制所得的方向進行檢討,一旦實施,將需要數兆日圓財源。對此提議,日本執政黨正考慮 1 人 5 萬日圓的提案,但執政黨內部對於這筆援助是否有效的意見不一,需慎重考慮。


2008 年雷曼風暴之後,日本政府也向全體國民每人發放 1.2 萬日圓現金。2020 年新冠疫情來襲,再度人人可拿 10 萬日圓,總預算高達 13 兆日圓。不過事後有些專家指出,像這樣狂撒銀彈需要龐大經費,而且很多人拿到錢、都會存起來捨不得花,帶來的經濟效果可能不如預期,就有在野黨批評,根本是在亂花錢。


對外在川普政府的關稅中,負責與美國磋商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赤澤亮正已在協調下週訪美,負責與對日磋商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雖然對等關稅暫停 90 天的實行,但維持了對汽車的關稅等,因此對日本經濟的負面影響依然令人擔憂。赤澤表示「必須竭盡全力克服這一堪稱國難的狀況。我將把這作為首要任務全力應對」,並強調將強烈要求美方調整汽車關稅。


美國CPI低於預期 通膨意外爆冷 關稅引發通膨後續反應

4/10 美國勞工部公布 3 月消費者物價 CPI 指數年增 2.4% ,創去年 9 月來最低增幅,低於市場預估 2.6% ,部份原因受能源項目價格年跌 3.3% 所致,而 3 月 CPI 意外月跌 0.1% ,這是近五年來首次月跌。扣除食物與能源的核心 CPI 年增 2.8% ,低於市場預估 3% ,和 2 月的 3.1% ,年增幅也創四年新低,而核心 CPI 月增 0.1% ,月增幅創去年 6 月來最低。 CPI 與核心 CPI 的年增幅均連續兩個月縮小,顯示通膨在降溫,但在川普不斷執行關稅措施下,外界預期未來幾個月物價將走高而增加通膨壓力。


4/11 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公布, 3 月生產者物價 PPI 指數月跌 0.4% , 2月從持平上修為月升 0.1% 。 3 月 PPI 年增幅自 2 月的 3.2% 減為 2.7% ,也小於市場預期的年增 3.3% 。扣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 3 月核心 PPI ,年漲幅 3.3% 低於 2 月的 3.5% 。月率方面則是月跌 0.1% 。


4/9 川普宣布除了中國關稅累加至 125% 外,大部份國家的對等關稅被暫停執行 90 天,難以從 3 月數據去預測接下來物價的變動趨勢。然而 CPI 的增幅放緩,本來對市場是好消息,因為能提高聯準會 5 月降息機率。但川普關稅反反覆覆和中美貿易衝突升級,令金融市場波動異常劇烈,從 Fed 、投資人到商界均難以在如此複雜環境下判斷 CPI 數據的影響,聯準會今年可能按兵不動。最新芝商所CME  FedWatch 工具顯示, 5 月 Fed 利率維持不動的機率破 70% ,降息 1 碼機率不到 3 成。


川普對等關稅踩煞車後,全球金融市場從接近休克到陷入狂歡,美股本周 S&P 500 累計上漲 5.7% , Dow J 工業指數上揚 4.95% , NASDAQ 上漲 7.29% 。 S&P 500 本周最高點和最低點差距,創下自 2020 年 3 月下旬新冠疫情以來,最大紀錄,以及 S&P 500 和 Dow J 工業指數均創下自 2023 年 11 月以來,最大單週百分比漲幅, NASDAQ 則創下 2022 年 11 月以來,最大單週百分比漲幅。


電子產品豁免對等關稅 歐盟暫緩對美報復性關稅

4/11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布公告,將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和記憶體晶片等產品,這些產品將不再被課徵依據第 14257 號行政命令所施行的額外國別稅率,改為統一適用 10% 的標準附加關稅。這項舉措是川普與中國衝突以來首次出現的重大緩和跡象,豁免追溯至 4 /5 。這項豁免令涵蓋了美國去年價值 3850 億美元的進口,相當於整體進口的 12% ,而其中有 1000 億美元的進口是來自中國,該國占了美國去年進口的 23% 。


這項暫緩措施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消費者先前因擔心關稅會導致價格飆升,而瘋搶新款 iPhone 和其他設備。消息一出使蘋果、三星、輝達、伺服器製造商戴爾、美超微以及電腦製造商戴爾和惠普在內廠商受惠。其中中國產品獲得最多豁免的將是智慧手機,去年對美進口額為 410 億美元,占整體智慧型手機進口的八成一。 iPhone 大多數都在中國進行組裝,將是這項規定的最大受益者。


在此之前,原本的全球關稅戰,已演變為美國與中國互槓,美國對中國課徵的關稅,累加已經高達 145% ,而中國堅持採強硬對抗, 4/11 宣布對美國進口的商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關稅稅率自 84% 又一次提高到 125% ,並從 4/12 起生效。


大陸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表示,近期,美國以各種藉口宣佈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嚴重侵犯中方企業正當權益,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面對美國霸凌關稅,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以自身的穩定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歐盟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緩對部分國家課徵對等關稅 90 天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也宣布暫停對美國商品課徵報復性關稅。范德賴恩在社群平台 X 發文宣布:「我們注意到川普總統的聲明。我們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在獲得歐盟成員國大力支持的反制措施最終拍板過程,我們將暫停這些措施,為期 90 天。」。原本按歐盟計劃,報復性關稅分三階段實施:首波於 4/15 生效,美國出口至歐盟的商品約 39 億歐元受影響;第二波於 5/15 實施,影響商品金額約 135 億歐元,最後一波則於 12/1 上路,會再有 35 億歐元的商品受影響。


美國前財長葉倫卸任後首次接受電視訪問時表示,最近幾天美債價格暴跌引發的金融動盪,可能是影響總統川普決定改弦易轍並且暫緩實施對等關稅的主因。她還抨擊川普的關稅政策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自我傷害」,如果要給他打分數,只能是不及格。川普的關稅政策已經提高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她說關稅可能讓企業投資與消費支出縮手,進而引發經濟出現下行風險。她推算這些政策將讓美國家庭一年平均要多花費 4,000 美元。


本週全球經濟數據時程

後續市場走勢,仍需持續關注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

BigEcon
BigEcon

收藏

相關文章

討論區

留言

...

訪客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