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全球經濟筆記#EP197|川習會重啟六年後對話 APEC會議前重啟對話、高市外交起手式務實外交 挺美但不盲從、Fed降息後反轉偏鷹 輝達5兆市值時代成今年市場主軸 |
川習會重啟六年後對話 APEC會議前重啟對話 高市外交起手式務實外交 挺美但不盲從 Fed降息後反轉偏鷹 輝達5兆市值時代成今年市場主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週全球經濟筆記:川習會重啟六年後對話 APEC會議前重啟對話、高市外交起手式務實外交 挺美但不盲從、Fed降息後反轉偏鷹 輝達5兆市值時代成今年市場主軸
Nov 3rd 2025
BigEcon
川習會重啟六年後對話 APEC 會議前重啟對話
10/30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釜山舉行時隔六年的會晤,會談約一小時四十分鐘。兩人並未在會後舉行聯合記者會或發表聯合聲明,川普便直接搭乘空軍一號返美。不過他在機上接受訪問時形容本次會面「非常棒、非常出色」,甚至若滿分是 10 分,他會給 12 分。此外,川普稱自己將在明年 4 月訪問中國,而習近平則會在明年 4 月後某個時間回訪美國。
川普透露,稀土問題已經獲得解決,中方不會再設置障礙;美方則立即把先前因芬太尼問題而加徵的關稅從 20% 調降至 10%,這代表中國商品加徵的整體關稅從 57% 降至 47%。大陸商務部也公開內容表示,中美在釜山會晤中就關稅暫緩、出口管制暫停,以及恢復採購美國農產品等項目達成共識。除了美方將取消對中港澳 10% 芬太尼關稅,並延長 24% 對等關稅及部分關稅排除措施一年,中方也相應暫停反制措施。中美雙方同步暫停部分科技與海事造船相關的相互管制一年。美國財長貝森特更透露,中國未來三年每年將購買至少 1200 萬噸美國大豆,也將恢復採購其他農產品,且中方表達對阿拉斯加石油與天然氣管線計畫的興趣,預期可能帶來高達 2 兆美元的新投資。
APEC 領袖峰會同日在南韓慶州舉行並通過《領袖慶州宣言》,將文化創意產業首度納入區域新成長動力,並啟動 APEC AI 合作倡議與人口結構變遷共同框架。新的協議聚焦在 AI 創新帶動經濟、技術能力建構與基礎建設投資,這是美中共同參與的第一份 AI 領袖級文件。宣言也指出少子化、高齡化是各經濟體面臨的重大危機,強調需以區域合作面對。明年 11 月 APEC 峰會將由中國在深圳主辦,習近平強調將以深圳為窗口推進互利合作、數位經濟與 AI 相關務實合作。
美國總統拚外交的同時,國內政治方面,民調顯示川普的支持率已降至新低。《經濟學人》YouGov 最新民調指出,僅 39% 的美國人認可川普施政,而 58% 不認可,支持與不支持差距達 19 個百分點,使其重返白宮後寫下新低紀錄。評論指出川普沉浸在自我塑造的「另類現實」,在海外接受外國領袖致贈禮物、忙著進行白宮宴會廳工程的同時,數十萬聯邦員工仍持續無薪,數百萬人面臨喪失糧食援助邊緣。然而川普卻仍自認擁有「空前支持率」。
另外,美國政府停擺已來到第四週,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報告則指出,停擺已造成第四季 GDP 約一個百分點的成長損失,等同約 180 億美元。如果停擺延長到六或八周,損失將從 280 億美元到 390 億美元,且部分是永遠無法追回的永久性損失,例如門票收入、政府採購延宕等。CBO 估算政府每停擺一個月,永久損失約 70 億美元。目前仍未看到危機解除,國會兩黨對臨時撥款與醫療補貼仍僵持不下。
高市外交起手式務實外交 挺美但不盲從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在一週密集外交行程中展現強勢存在感。她在東京與美國總統川普首次會面時,贈送安倍生前使用的高爾夫推桿,不僅延續安倍時代的個人關係外交,也成功在情感層面直擊川普,讓兩人建立「私人關係」。兩人都屬保守派、對中強硬,這份政治與世界觀的接軌,也迅速轉化成實質合作,包括發表新的稀土合作架構,日本承諾在美國 AI、半導體與防務領域投資近 4,900 億美元。
高市在前往 APEC 前已先鞏固與華府的管道,在韓國 APEC 場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則強調,中日應建立「建設性、穩定」的關係。習則回應,中日不應成為威脅。然而對於美國的要求,高市也非全然接受,美方要求日本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高市明確拒絕,指出日本能源結構仍需要俄羅斯供應。目前俄 LNG 約占日本總進口 9%,而部分專案將於 2028 至 2033 到期,若貿然切斷將推升成本與國內電價。這也顯示高市政府上任初期,已在「挺美+自保能源」之間,採取務實的平衡策略。
國內貨幣政策方面,10/30 日銀以 7 比 2 維持利率 0.5% 不動,但總裁植田和男罕見松口 12 月可能升息,前提是需看更多企業調薪證據。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尤其美國新關稅的影響仍是日銀顧慮點。東京 10 月核心 CPI 年增 2.8%,高於市場預估的 2.6% 也比 9 月的 2.5% 要大,食品與服務價格維持在高檔,上漲的原因之一是日本白米價格大漲 38.4%,還有水費補助暫時先告一段落。調研單位 Sompo Institute Plus 認為,在食品價格上漲的程度愈來愈小之下,核心消費者通膨預計將可趨緩,本來預估日本央行應該會在 2026 年 1 月升息,但目前看來高市支持寬鬆的政治態度,也使政策路徑變得更複雜。歐洲央行同日也維持利率不動,反映其視通膨已接近目標、暫無降息壓力。
在這一連串政治與政策訊息下,日本股市日經 225 盤中再創新高,收 52,411 點,大漲逾 2%,單月狂漲 16.6%,為 30 多年來最大月漲幅。弱日圓推升出口族群,電子股全線大漲。
Fed降息後反轉偏鷹 輝達5兆市值時代成今年市場主軸
10/30 一早美國聯準會在為期兩天的 FOMC 會議後,以十比二通過降息一碼,使利率來到 3.75% 至 4% 區間,為連續第二次降息,卻出現六年來首度分歧投票,一票來自於堪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施密德,他主張按兵不動;另一票來自 Fed 理事米蘭,他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
同時 Fed 也宣布,將從 12/1 起終止為期 3 年的量化緊縮計畫,並重新啟動有限度的購買美國公債計畫,以防資金市場出現流動性短缺。Fed 從 2022 年啟動縮表,之後賣出逾 2 兆美元國庫券和抵押擔保證券,使其資產負債表降至 6.6 兆美元以下,為 2020 年以來最低。儘管這次降息符合預期,但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罕見放鷹,他強調 12 月是否再降息「不是定局」,尤其在聯邦政府關門持續、官方就業與通膨數據被迫延遲下,政策制定更像「在濃霧中開車」。
在市場解讀上,真正重要的不是這一次降息本身,而是 Fed 正在把「降息週期」重新定位成:不是刺激景氣,而是微調風險平衡。美國經濟仍溫和擴張、消費仍強,但通膨回到 2% 仍需時間。Fed 此刻態度變保守,原因之一在於:官方數據暫時中斷,決策成本上升。這背景推升美元處在相對高檔,美國 10 年債殖利率逼近 4.1%,債市重新定價反而成為主戲。對市場來說,問題早已不是「降不降息」,而是「這是否會是今年最後一次降息」。
在鮑爾發表談話之後,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漲,美元也升值,美股則漲跌互見。利率期貨市場顯示,Fed 在 12 月會後降息 1 碼的機率降至 60%,遠低於會前的幾乎百分之百。
在貨幣環境重新定價之際,美國科技巨頭仍是情緒槓桿。微軟宣布支持 OpenAI轉型為公共利益公司 PBC,自身持股將來到約 27%,市值重返 4 兆美元,與蘋果同步站上 4 兆美元之列。市場普遍看好蘋果財報與年底消費力道,市場預期樂觀。另外,更象徵性的是輝達市值突破 5 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家踏上此里程碑的上市企業,背後不是題材炒作,而是 AI 基礎建設投資正在擴張——從晶片、資料中心到政府訂單,全都在推估「下一輪營收」已可見。
整體來看,Fed 在減速、美債在重新定價、美元走強,而科技巨頭仍能創新高,這個組合傳遞的是市場目前的真實心態:不是關注刺激、不是追逐救市,而是在確認全球經濟沒有掉下去,科技資本支出還在推動美國經濟。在這種格局下,股市的強勢比較像「資金在押注軟著陸」,而不是「押注寬鬆回來」。
本週全球經濟數據時程
後續市場走勢,仍需持續關注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
美股系列報導-AT&T
Jul 25th 2019
景氣即將邁入衰退期 美國公債殖利率倒掛
May 15th 2019
陸股大反彈 關鍵原因大解密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