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壹哥#EP225|品牌客戶展望強,製鞋廠蓄勢待發 |
國際股市氣氛樂觀 行情收復關稅缺口 下一階段該往何處選股? 搭配國際大廠優異財報 找尋台廠供應鏈機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週全球經濟筆記:川普中東行大豐收 AI、波音大單敲定、日本Q1 GDP衰退0.7% 消費冷淡為主因、美對中關稅大降115% 貿易戰停火
May 19th 2025
BigEcon
川普中東行大豐收 AI、波音大單敲定
5/13 ~ 5/16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中東訪問,行程涵蓋沙烏地阿拉伯、卡達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此行主軸為推動美中東經濟合作並吸引當地資金流入美國。此趟行程共促成總額超過 2 兆美元的經濟合作承諾,涵蓋人工智慧 AI 、國防、航空、能源等多個戰略領域。
首先, 5/13 川普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出席「沙美投資論壇」,並與王儲穆罕默德·賓·薩爾曼會晤。沙國承諾對美投資 6,000 億美元,並高規格接待川普,凸顯雙邊關係的重要性。論壇上,包括輝達 Nvidia 黃仁勳、 OpenAI 的山姆·奧特曼、 AMD 蘇姿丰、特斯拉的馬斯克等科技巨頭也出席,展現沙國對 AI 發展的高度重視。為加速 AI 佈局,薩爾曼宣布成立國家 AI 旗艦公司 Humain ,專責 AI 技術的建設與管理。 Humain 將與輝達與 AMD 展開合作,並計畫在全國建設大型 AI 資料中心,首階段部署 1.8 萬顆輝達最新晶片,最終將使用數十萬顆晶片,形成全球領先的 AI 運算基礎設施。這些努力與沙國「願景 2030 」戰略密切相關,意在減少對石油的依賴,轉型為區域科技與經濟中心。此外,川普此行也批准放寬對沙國的 AI 晶片出口限制,使 Humain 與阿聯的 G42 公司得以取得更多美國先進晶片與技術,顯示美方對中東科技戰略合作的政策調整。
輝達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宣布,將向沙烏地阿拉伯 Humain 出售 1.8 萬塊最新人工智慧 AI 晶片,消息一出,輝達股價大漲 5.6% ,收在 129.93 美元,盤後續漲 1% ,市值約達 3.17 兆美元,輝達市值重返 3 兆美元。黃仁勳個人身價飆升至接近 1,200 億美元,遠高於去年的 800 億美元,目前排名第 12 。
隨後, 5/14 川普到訪卡達,與卡達埃米爾會面,雙方簽署協議及多項諒解備忘錄,宣布達成逾 2,435 億美元的交易,並啟動一項價值至少 1.2 兆美元的「經濟交換」計畫。其中包括波音與奇異航太獲得卡達航空 960 億美元的飛機採購訂單,為波音史上最大寬體機訂單紀錄。其他交易涵蓋無人機、防空系統、能源基礎設施、量子技術等。此外,卡達投資局承諾未來十年將在美國追加 5,000 億美元的長期投資,聚焦 AI 、資料中心與醫療等領域。
5/15 川普行程的最後一站前往阿聯,在阿布達比宣布與阿聯達成總額逾 2,000億美元的商業協議,雙方將聯手建設美國境外規模最大的 AI 園區。該園區由阿聯科技公司 G42 負責建造,將與多家美國企業合作,預計占地 10 平方英里、電力容量達 5GW ,第一階段將建造 1GW 的 AI 資料中心。此協議包含穩健的技術安全保障,並將由美國企業營運,避免美國技術外洩。此外,阿聯與美國在航空領域也有重大交易,阿提哈德航空向波音訂購 28 架寬體機,總值 145 億美元。雷神公司也將與阿聯鋁業及軍方合作開展確保美國關鍵礦產供應鏈的鎵計畫。
此次川普中東行不僅帶動巨額投資與貿易承諾,更象徵美國正深化與海灣國家的戰略夥伴關係。外界分析,此行除推動經濟合作外,也釋出對中國競爭戰略的訊號,顯示川普政府正全力整合盟友資源、聚焦科技與能源安全,為美國未來在全球技術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鋪路。
日本Q1 GDP衰退0.7% 消費冷淡為主因
5/16 日本內閣府公布經濟數據,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第一季實質 GDP 季減0.2% ,年率換算下滑 0.7% ,遠遜於市場原先預估的季減 0.1% 、年率下滑 0.2% 。 2025 年第一季表現不如市場預期,出現自去年以來首度的季度萎縮,反映出內需疲弱與外部環境惡化的壓力逐漸浮現,若第二季持續呈現負成長,則將構成技術性衰退。
造成這波經濟萎縮的主要因素,是日本家庭消費持續低迷與出口需求明顯轉弱。民間最終消費支出幾乎停滯,僅季增 0.04% ,儘管連續第四季微幅增長,卻難以發揮帶動內需的引擎作用。然而現在恰逢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推動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全球貿易局勢緊張,也對日本出口部門構成額外打擊。日本目前正與美方進行貿易談判,但遲遲未能取得實質成果,導致企業信心轉弱、投資保守,進一步加深了經濟的不確定性。
儘管企業投資成長高達 1.4% ,但經濟學界普遍認為這更多是企業為了提早因應關稅衝擊所做的短期部署,而非長期信心的展現。在貨幣政策方面,日本央行雖於年初結束十年超寬鬆政策,將政策利率上調至 0.5% ,並釋出進一步升息以實現 2% 通膨目標的訊號,但隨著經濟數據惡化與通膨升幅放緩,市場開始質疑央行能否按原定節奏推動政策正常化。
因此日本國內高資產階級對於未來經濟前景與日圓走勢表現出高度憂慮。根據瑞銀指出,許多富裕家庭仍未從 1990 年代初泡沫經濟崩潰的心理陰影中恢復,面對如今的經濟疲軟與不穩定的全球政經局勢,選擇保守持有大量現金。然而,在通膨逐步升溫之下,這些現金實際購買力正在流失,成為這群族群難以忽視的風險來源。同時也表示日圓若持續貶值,甚至有機會跌破 180 、接近 200 兌 1 美元,將觸及 1980 年代末廣場協議簽署後的歷史低點,對投資者信心與金融穩定性造成嚴重挑戰。
在川普政府貿易政策反覆無常、美元走勢轉強的環境下,日圓中長期仍面臨貶值壓力,尤其當外資投資動能不足、企業回流乏力時,日本經濟難以依靠匯率優勢獲得長遠提振。儘管日本政府可能面臨要求推動減稅或財政刺激的壓力,如何在保守的財政與貨幣政策間取得平衡,仍將是政策制定者難以迴避的考驗。
美對中關稅大降115% 貿易戰停火
5/10 ~ 5/11 中美高層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經貿談判,雙方歷經兩天會談, 5/12 由白宮發布聯合聲明,確認達成重大共識。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的整體關稅將從高峰的 145% 下調至 30% ,僅保留與芬太尼議題相關的 20% 基本稅率及 10% 的暫時對等稅率;中國也同樣做出重大讓步,將對美商品的關稅從 125% 降至 10% 。
此次談判的背景來自於川普政府自 4 月起一連串升高關稅的行動。最初於 4/2對中國商品加徵 34% 的對等關稅,隨後因中方反制,美方在 4/8 及 4/9 迅速升級,加徵至 50% 及 125% 。若再加上自 2 月起針對芬太尼問題加徵的 20% ,最終對中國商品課徵的總稅率高達 145% 。中方也未示弱,對美國商品課徵合計達 125% 的報復性關稅。
美方代表、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會談過程「極富成效」,而選在日內瓦湖畔的會場也為談判營造出「平和氣氛」。中方則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領軍,顯示中國對此次談判的高度重視。協議中最關鍵的部分是,雙方將各自下調 115% 的關稅,並暫停新的關稅措施為期 90 天,為後續協商留出時間。聯合聲明中還提到,雙方將設置持續性對話機制,未來的經貿磋商可以輪流於中美兩地舉行,亦可於第三地展開,必要時可召開工作層級會議進行細部協調。
5/16 美國總統川普於阿布達比出席商業圓桌會議時強調,美國將在「未來兩到三週」內,針對全球貿易夥伴陸續設定新的關稅稅率。他表示,儘管全球有多達 150 個國家希望與美國達成協議,但由於時間有限,美方將由財長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主導,向這些國家發出正式信函,告知其未來要在美國市場經營所需支付的費用。後續將依據個別國家的反應與協商進展進行調整。他更進一步透露,印度是率先主動要求調降對美關稅的國家之一,顯示川普政府的壓力策略已經奏效,並可能在未來幾週陸續產生更多具體成果。
目前,美國已調整或撤銷針對中國小額包裹的關稅措施,從原先高達 120% 的從價稅降至 54% ,並取消原訂自 6 月起將從量稅由每件 100 美元調高至 200 美元的規定。這些技術性調整展現美方的靈活手段,也有助於舒緩中小企業與一般消費者的進口壓力。
本週全球經濟數據時程
後續市場走勢,仍需持續關注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
美股系列報導-AT&T
Jul 25th 2019
景氣即將邁入衰退期 美國公債殖利率倒掛
May 15th 2019
陸股大反彈 關鍵原因大解密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