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本週全球經濟筆記:川普拍板美日協議 汽車關稅大降至15% 首相石破茂宣布辭職、美國8月關稅收入創新高 川普玫瑰園宴請科技巨頭、中朝俄關係升溫 金正恩外交突破、普丁免簽呼應


Sep 8th 2025

BigEcon

川普拍板美日協議 汽車關稅大降至15% 首相石破茂宣布辭職

美日雙方歷經數月談判後,終於正式達成貿易協議。 9/4 美國總統川普於簽署行政命令,落實 7 月協議內容,確立對日本進口產品的關稅框架。根據新規,美國將對幾乎所有日本進口商品徵收 15% 的基準關稅,且不再疊加額外稅率。汽車關稅由 27.5% 大幅下調至 15% ,並於行政令公布後 7 天生效,部分稅務調整追溯至 8/7 。這意味著汽車及零組件、航空航天產品、仿製藥及特定資源將獲得行業專屬待遇,而其他產品關稅也以 15% 為上限。白宮強調,這將有助縮減對日貿易逆差,並為美國整體貿易狀況帶來平衡。


談判過程相當艱辛。日媒報導指出,自 2025 年 4 月至 7 月間,雙方展開密集關稅談判。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 4 月中旬首次訪美,先後會晤川普總統、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及美國貿易代表等人,此後甚至連續 4 週舉行部長級會談。 6 月於加拿大舉行的 G7 峰會期間,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川普會晤,雙方同意指示相關閣員加快協商。 7 月下旬,赤澤第 8 次赴美,並與川普會談,最終達成協議:日本承諾對美投資 5,500 億美元,美國則下調關稅。因此,原定 8/1 生效的新稅率將降為 15% ,汽車及零部件的最終稅率同樣鎖定在 15% 。


然而日本隨後發現,美國「對等關稅」的調整並未完整寫入總統令。赤澤因此於 8 月上旬再次緊急訪美,與美方確認將修正總統令,並同步頒布降低汽車等商品關稅的措施。這些修正為最終行政命令的公布鋪平道路。赤澤在社群平台上感嘆「終於結束」,並坦言這段漫長磋商讓東京政界備感挫折,他本人為此已十度赴美。


對日本汽車產業而言,協議釋放了龐大壓力。豐田在聲明中表示,雖然在美銷售的車輛有近八成在北美生產,但新制度為企業帶來了急需的確定性。此前因高關稅,豐田在美業務一度損失近百億美元。除了汽車,日本還承諾加快「最低準入」計劃,將美國大米進口量提高 75% ,並擴大玉米、大豆、化肥及生物乙醇(含永續航空燃料)的採購,使每年農產品進口總額達約 80 億美元。雖然日本強調不會因此犧牲本國農業,但美方仍持續推動擴大白米採購,引發日方對「干涉內政」的顧慮。


協議亦涵蓋龐大的投資與採購。日本將購入 100 架波音客機,並將美國國防產品採購額從每年 140 億美元提高至 170 億美元。同時,日本政府承諾透過國營銀行及金融機構,在美投資總額達 5,500 億美元,涵蓋股權、貸款及擔保等形式,投資標的由美方指定。不過,這份協議的落實仍存在法律與政治不確定性。川普所推動的關稅措施日前遭法院判定「非法」,白宮已提出上訴並將案件送交最高法院審理,後續結果尚未明朗。日本政府對此保持高度關注,並預計隨局勢變化做出相應調整。


2024 年美日雙邊貿易額約 2,300 億美元,其中日本對美順差高達 700 億美元。此次協議除減輕日本汽車產業的不確定性,也為美國農業、出口與基建投資注入新動能。相較之下,歐盟雖於 7 月與美國達成 15% 基準關稅框架,但歐洲車廠仍面臨 27.5% 的高關稅,美日在汽車領域率先取得實質成果。市場反應上,美元兌日元維持日內約 0.3% 的漲幅,來到 148.5 日元。分析人士認為,這份協議將釋放日本車廠壓力,同時推動美國出口與投資,對雙邊關係具有深遠戰略意義。




日本國內政局因參議院敗選而陷入動盪。首相石破茂雖為敗選致歉,但原本強調不會立即辭職,僅稱將於「適當時機」負責。然而,自民黨內不滿聲浪持續升高,前首相麻生太郎公開要求提前舉行黨魁選舉,高市早苗亦宣布參選,黨內逼宮壓力愈發強烈。自民黨計畫於 9/8 公布調查結果,並決定是否提前改選黨魁。


在外界高度關注下, 9/7 晚上石破茂臨時於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辭職,並表示,敗選代表政府政策未能獲得充分支持,身為首相必須承擔最終責任。石破強調,辭職是為了讓自民黨能重新整合力量、恢復民眾信任,同時避免政局長期陷入混亂。整體來看,美日貿易協議雖已落實,並為雙方經濟與戰略關係注入新動能,但川普關稅爭議的司法挑戰以及日本國內政局的動盪,仍可能成為協議推動與執行的重大變數。



美國8月關稅收入創新高 川普玫瑰園宴請科技巨頭

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 8 月關稅收入突破 310 億美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使本財年至今累計達 1,835.6 億美元。財長貝森特指出,隨著關稅收入持續攀升,川普政府正努力改善財政困境,未來年收甚至可能突破 5,000 億美元,逼近 1 兆美元。川普同時再度拋出「以關稅取代所得稅」的構想,認為關稅可推動製造業回流、減輕家庭稅負,並協助償還部分國債。不過,聯邦上訴法院日前裁定川普的大部分關稅措施違法,認為其不當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川普已決定上訴最高法院,強調「美國命運將取決於最高法院的裁決」。外界推測,若司法不利,白宮可能改以《貿易擴展法》第232條,以「國安理由」擴大關稅措施,確保政策得以延續。


在推動關稅的同時,川普也積極拉攏科技界。 9/4 晚間,他在甫經整修的白宮玫瑰園舉辦盛大晚宴,邀請比爾·蓋茲、蘋果執行長庫克、 Meta 執行長祖克柏、 Google 執行長皮查伊、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等二十多位科技巨頭到場,白宮發言人形容「玫瑰花園俱樂部」將成為全球最熱門的聚會場所。席間,川普表示已和科技領袖討論晶片與半導體議題,強調對不願在美設廠的企業將課以高額關稅,並直言未來進口至美國的電腦晶片稅率「將相當可觀」。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並未出席,引發外界對其與川普關係的揣測。過去馬斯克曾大力支持川普,並受命領導「政府效率部」,但因《大而美法案》爭議兩人鬧翻。馬斯克隨後澄清,他其實有受邀,只是因故缺席。川普在專訪中則表態,馬斯克是「 80% 超級天才, 20% 有問題」,並暗示他最終「別無選擇,只能回到共和黨」。副總統范斯也強調,白宮期待馬斯克能在中期選舉前回歸陣營。


金融市場方面,美國就業市場顯示降溫跡象,投資人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升溫,帶動 9/4 美股三大指數全面走高,Dow J 工業指數收漲 350 點, S&P 500 再創歷史新高,今年內第 21 度刷新紀錄, NASDAQ 指數上揚近 210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34% 。科技股持續領漲,顯示市場雖對政策不確定性保持關注,但對美國經濟韌性仍抱持信心。




同時,川普近期釋出更強硬訊號,暗示未來部分關稅稅率可能超過 100% ,甚至高達 200% 或 300% 。專家警告,若政策真的落地,將對亞太供應鏈帶來巨大衝擊,台灣與南韓半導體產業恐首當其衝。


中朝俄關係升溫 金正恩外交突破、普丁免簽呼應

9/4 中國外交部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北京舉行「深入會談」,討論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切議題,但未透露具體時間。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中強調,金正恩出席「九三」紀念活動並與習近平會談,對於中朝關係具有重要意義,中方願與朝方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合作,推動雙方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


金正恩此次訪華行程共計 5 天 4 夜,創下歷來訪中的最長紀錄,其中在北京停留 54 小時,同樣刷新紀錄。這場會談緊接 9/3 在北京舉行的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閱兵式之後,金正恩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均應邀出席,三人邊走邊談的畫面被外界視為展示中朝俄戰略聯繫的重要信號。金正恩獲得高規格接待,入場序位僅次於普丁,並與習近平全程密切互動,南韓媒體指出,中國或以「核武國」地位對待北韓,這種禮遇甚至超越其祖父金日成當年訪華時的待遇。


外媒指出,從過去北韓被認為是「國際孤立者」轉變為「全球玩家」,顯示其國際形象的轉換,北韓已經從一個曾被聯合國安理會一致制裁的國家,成為中國和俄羅斯公開接觸的對象,這對金正恩而言無疑是外交上的收穫。


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結束上海合作會議天津峰會及出席北京天安門「九三閱兵」後,隨即返國出席東方經濟論壇並發表演說,並宣布俄羅斯將對中國公民實施對等免簽政策,以回應中方近期的友好舉措。普丁強調,這是兩國友誼的重要象徵,將進一步促進人員往來,為商貿交流營造良好環境,並持續拉近中俄關係。中國也同等對俄羅斯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一年免簽政策。


本週全球經濟數據時程

後續市場走勢,仍需持續關注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



BigEcon
BigEcon

收藏

相關文章

討論區

留言

...

訪客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