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32|AI支出租賃佔比增加,融資開始擴大,兩大趨勢的潛在影響 |
1:11 談任何支出,同時也要談錢從哪邊來 3:10 AI支出: 資本支出 VS 租賃的比較 5:20 甲骨文、微軟、Meta租賃比例高,都很仰賴GPU不是巧合 8:15 兩者會計帳上,資產負債表與營運決策的差異 13:30 現金流量表的項目差異,自由現金流仍是衡量最佳數據 17:53 甲骨文先前財報大漲36%,股價補缺口完全回吐,老天有眼! 20:00 換個角度來看資金從哪來,借款、公司債25Q4快速增加! 22:30 ONO聯盟的甲骨文、OpenAI缺錢的籌資管道 24:30 大型CSP廠商也在籌資,Meta、google加發公司債 27:00 Meta甚至被查出成立SPV,進行300億的AI相關融資 29:49 「投等級公司債」至關重要,建議大家密切關注 相關圖表與文章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402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投資前緣新觀點—美經濟不受川普當選影響,台春節前最佳對策
Jan 29th 2024
財經諸葛
企業投資與股市資金都集中AI,FOMC政策與言論預計不會鬆綁太多
道瓊工業指數持續走緩,相較前一週是先下後上有所震盪,本週連震盪幅度都不太明顯,對照到Nasdaq或費城半導體資金集中湧入、群起激昂,雖然經濟軟著陸預期仍然不變,但是從就業狀況來看,連大型科技股都有出現裁員、精簡組織,加強集中AI發展,因此AI標的在準備要進入財報關鍵週前,短線資金傾全力集中拉抬。
股市的熱錢有集中到較為高風險、投機的標的趨勢,對FED是最頭痛的,1月並不會有降息的動作,通膨緩步降溫下,3月才是關鍵,還有接近2個月的數據可以觀察,FED希望時間順利的度過,由數據得到驗證,但是股市若先行投機,並非觀望的態度,筆者認為FED不得不在FOMC或多或少打壓市場情緒。
目前在輿論上,一個較為重大、波段上的風險因子是川普,不過筆者倒是對此並不擔憂,因為從川普先前任內可以看出,只是嘴巴大、實際運作並不會亂了套,外交方面,地緣政治的衝突反而是在拜登任內有增無減,內政上的撒幣、美國製造,事實上拜登也多半延續,這也反映川普當前民調高的原因,選情對行情的波動固然會有,但絕非以川普當選與否,作為多空二分法的界線。
把握年前獲利了結,與美股財報透漏的投資機會
台股延續台積電法說會後的短線多頭情緒,再度頭也不回的上攻,跟隨費半的腳步呈現井噴式的上揚,萬八已非高點,當前仍然看好2024大行情,但不修正的上漲,伴隨的是一旦修正,宣洩的幅度也相當大,這對敏感度不高的投資人而言,反而相當不利於操作獲利。
2023地緣政治頻傳,都不影響股市的多頭趨勢,就能察覺供應鏈轉移調整,其實早已有作預備,並且2024有著降息,以及台灣佔據優勢的科技AI股持續作為經濟火車頭的帶動,筆者認為,2024難有大幅跳跌的行情,更尤其台股已經率先選舉結束,即使政黨政治間有辯論與紛爭,但目前來看,都未波及到可能干擾經濟穩定成長的議題,可預期從經濟成長帶動薪資、投資所得增長,再到消費合理成長,形成正向循環。
因應封關前資金的避險與減碼,原先以短線操作切入的獲利標的,筆者建議獲利了結,另外,就投資布局的角度,經濟韌性的穩定支撐,投資人不妨把握近期美股財報透漏的展望,挑選對應的潛力標的,在年後進行切入。
投資前緣新觀點
對於AI科技股法人幾乎看法一致,波段上看法保守,短線操作仍然積極,台股與美股仍然緊盯財報與FOMC是否出現打壓股市情緒的談話內容,看好台股在封關前溫和回測17800跳空缺口上緣,整裝待發於年後開啟新一波行情。
面對詭譎多變的國內外政經局勢,總是可以第一手掌握投資趨勢與買點,專業、專心、專職,透澈的國際觀創造獨一無二的投資法則,擅長以法人思維的宏觀角度,研判台股與美股的行情多空。
疫情後報復消費!2021黑五到來
Nov 30th -0001
留言
訪客